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12-12 09:59:31 | 文章來源: 世藝網

    “第五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的兩個重要單元——“設計水墨”和“新加坡現代水墨”展覽將於2006年12月11日至2007年1月10日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同時,“第五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的總開幕式也將於12月11日下午17:30在關山月美術館中央圓廳隆重舉行。
 
     一、設計水墨展

    “設計水墨”是“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特別構建的一個前瞻性、實驗性的藝術創作和學術交流平臺。本次展覽是繼2004年“第四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首次推出“設計水墨”這一概念之後,更廣範圍、更大規模的跨界型的藝術展覽。
 
    現代設計是孕育于工業文明的一門實用藝術,它脫胎于傳統的工藝美術,在市場經濟的強力推動下形成了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龐大體系,其影響力滲透到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層面。設計與繪畫雖然分屬兩個相對獨立的藝術門類,服務於不同的目的,並形成不一樣的學科範疇,但它們卻有著極深的淵源關係,在廣義的視覺藝術的概念下,有著相似的語言母體,在當代文化語境下,借鑒、融合古今中外的文化資源、圖像資源,更是各門類藝術生存、發展的重要方式。繪畫和設計互相借鑒語言元素、相互啟發,極大地拓展了其自身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將孕育于農業文明時期的傳統水墨藝術與高度發展于資訊時代的現代設計藝術予以理性的連結,使傳統水墨獲得更廣闊的當代性視野,同時,也使實用的設計藝術得以承載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前幾屆水墨畫雙年展中,我們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這種融合與碰撞,因此,我們在 “第四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中特設了一個新的單元——“設計水墨”,邀請十位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設計藝術家,嘗試借用傳統水墨元素呈現現代設計思維,其結果是令人鼓舞的,我們看到了這一實驗課題的獨特魅力和潛在的學術價值,因此有必要以更開放的形式將這一課題深化下去。

    本屆雙年展的“設計水墨”,我們擴大了邀請參展的範圍,同時向社會廣泛徵集作品,從中評選出一部分優秀作品參展。我們希望國內外的設計師和一部分理解現代設計的藝術家參與到這項前瞻性、實驗性的藝術創作活動中來,共同探討傳統水墨在當代藝術的生態環境中、在資訊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語境中,如何突破傳統的視覺思維與審美定勢,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水墨不謹謹是東方書寫與繪畫的物質媒介,更是東方藝術的精神載體與文化符號,近年來,中國的設計師已自覺和不自覺地將水墨元素融入設計的創作之中;水墨對設計的介入,也可以説是中國設計文化身份的必然體現。設計水墨不僅是形式語言的融合,也是思維方式的融合,更是文化精神的理性跨越。在多元文化共生與交融的全球化背景下,設計水墨必將顯示出開創性的價值與意義。

    “設計水墨”這一概念激發了設計師和藝術家們巨大的創造能量,在當代語境下展現出水墨元素豐富的表現力和視覺張力。很多知名藝術家從構思到製作,反覆多次進行嘗試,態度及其認真,充分表現出設計水墨實驗意義。本次展覽收到應邀作品40余件,除平面作品外,還有影像、裝置、表演和互動等形式;如華裔德國藝術家單凡的影像裝置《水墨人生——漂不白》,不僅作品形式生動有趣,還蘊含著深刻的東方哲理;中央美院設計學院陳卓的影像《弦舞丹青》是十屆全國美展的銀獎作品,還有台灣藝術家吳少英的影像《無形》,都是將中國音樂與流動的水墨融合起來,展示出水墨唯美的韻律;王粵飛等的裝置在解構水墨單純的物質屬性同時,也對水墨的現代性發出了一串追問,從而觸發人們更深層的思考。相信展覽會給人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

    除應邀作品外,我們還向社會廣泛徵集作品,其中也不乏構思奇巧的佳作;通過評審,從中選出優秀作品與應邀作品一道呈現給廣大觀眾。
 
    聯繫人:黃治成    Tel:0755-83063155, 13509645173
    
    顏為昕    Tel:0755-83063171, 13902932608
 
    二、新加坡現代水墨展

    “新加坡現代水墨展”將作為“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系列展覽之一,與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同時開幕。這是繼“南韓現代水墨展”之後,雙年展推出的第二個國家級水墨專題展覽。該展覽將展出八位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畫家的水墨作品共37件。

    展覽開幕期間,“新加坡現代水墨研討會”也將於12月12日9點30分至11點30分在關山月美術館貴賓廳舉行,將有分別來自新加坡和深圳的水墨畫藝術家、研究人員約30名參加研討會。
 
    “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新加坡現代水墨”策展人序言   郭建超、周雁冰

    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的新加坡現代水墨展,將呈現八位具代表性的新加坡藝術家的作品。

    83歲的林子平是最年長的藝術家,至今仍堅持到印尼巴厘島尋找靈感,進行創作。其餘的參展藝術家皆出生於1940年代或以後,大多師從施香沱、范昌乾及陳宗瑞等移民自中國的新加坡第一代藝術家。
 
    新加坡水墨畫的根源與風格承自上海“野逸”派系,范昌乾就曾在上海新華藝術大學求學,師從王個簃。新加坡水墨畫歷史也與南洋藝術學院(前南洋美專)的發展息息相關。學院于1938年成立,延續了上海藝術院校的教學模式。(郭建超、蔡逸溪,《看新加坡水墨畫的發展》,1993)參展藝術家洪雪珍便是南洋藝術學院美術系的主任。
 
    在多元文化的新加坡,水墨畫作為一個繪畫媒介及傳統,匯集了多種不同的美學理念及實踐。新加坡第一代藝術家陳文希的作品,便在其油畫及水墨作品中融入抽象創作的概念。這在國際上也是最早以水墨媒介來創作抽象畫的嘗試之一。
 
    隨著藝術家接觸面的不斷擴大,現代水墨的創作範圍及空間也更顯寬廣。新加坡藝術家如莊聲濤就擁有多年旅居海外的經歷,他的藝術將旅程中所見的山水錶象,同化到純個人的語匯之中,像由美國豪邁景觀所啟發的《交響》,以及旅居中國杭州期間,為當地秀麗風光所創作的抽象水墨作品《月色》。洪祝安的作品,如《生命的節奏》則看到藝術家將融化到大自然中的感情呈現在作品裏。藝術家把整張宣紙的背景涂以層次豐富,有肌理效果的底色,然後在上面或寫或繪,筆墨構圖動中帶靜、靜中顯動,創造了富現代感的水墨表現語言。
 
    以中國試驗水墨而言,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水墨中的自然主義在演變為抽象及表現主義的過程中,並沒有經過再現的階段,因此試驗水墨其實為繪畫美學開創了新的發展空間(郭雅希,質性:試驗水墨報告,2005)。這是極有見地的看法;反觀新加坡,在新加坡現代水墨發展的過程中,抽象及表現主義卻是通過多元文化的美學形式而付諸實踐的。由此可推斷,新加坡水墨也為傳統水墨美學開創了新的表現空間。 
 
    陳瑞獻、蔡逸溪等藝術家便在哲學與宗教靈感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水墨表現方式。如陳瑞獻的《夜紙鳶》裏結合了卷軸水墨設色紙本,及較接近西洋藝術構思,以墨和色填滿畫面的圖像;或蔡逸溪《蟬歌》裏的幾片落葉,在畫中的大片留白空間中隨風飄舞,寄寓著佛家“萬法無常”之説,更將中國美學的“空靈”感無限延伸,引人遐想。這類作品是中國美學自然主義的當代體現。用術語來説,便是通過水墨的層次、筆法創其骨架,通過水墨的運作創其肌理。如蔡逸溪所説:水墨美學的寫意表現其實和後現代的概念藝術有不少相似、平行的觀點。
 
    新加坡現代水墨也呈現了東南亞的題材,充分顯示了水墨作為國際繪畫語言的表現力,決不僅局限于單一文化。東南亞景觀如婆羅浮屠及吳歌窟不時成為畫中題材,代表了宗教、文化和美學的一個整合,是跨時代、跨民族、跨國界的象徵。這在文化、族群複雜的新加坡和東南亞地區別具意義。如林子平一系列與印尼巴厘島有關的創作,利用水墨的線條及筆觸,表現巴厘島上錯落有致的田園風光,極富想像力。而陳建坡畫中的印度老者、芭蕉等題材,更巧妙的與中國畫筆墨技法,書、畫、印三者結合成整體的方式,體現了有別於中國傳統水墨神韻的東南亞或南洋風情。
 
    唐大霧是新加坡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人物,許多年輕藝術家在他的藝術魅力與熱情的感染下走向實驗藝術,並以不同的藝術媒介來探討觀念藝術。在《手牽手》及《藝術天使》中,藝術家以水墨媒介在自製棉紙上作畫,再以拼貼方式完成構圖,賦予水墨創作截然不同的視覺體驗及可能性。而此次參展的唯一女性藝術家,同時也是新加坡獨立以後出生的青年藝術家洪雪珍,則著重以建築構圖帶出現代人與都市的關係,體現城市與城市居民的疏離感。    
 
    新加坡美術館很容幸能在第五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中,呈現新加坡現代水墨的部分。我們感謝參與此次展覽的藝術家及收藏家,尤其是許少全先生的鼎力支援,也感謝深圳主辦單位,感謝他們高瞻遠矚的視野,看到水墨美學的國際意義。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設計水墨”徵集作品
· 水墨新銳2006年展
· 香港創意——現代水墨畫境(圖)
· “油畫中國”“水墨中國”系列展
· 第二屆當代水墨空間展在廣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