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你備足歐元,只花10塊錢購買門票,重慶市民就能在家門口觀賞到當代國際藝術第一大展——卡塞爾文獻展50週年回顧展“移動的檔案館”。本月12日至明年1月2日,這批來自德國的藝術檔案和作品,將在位於四川美術學院的重慶美術館與觀眾見面,本報作為協辦媒體,將全程為讀者奉獻這道藝術大餐。
當代國際藝術第1大展
卡塞爾是德國中部小城,其招牌除了磁懸浮列車的研發生産之地、德國豹式坦克的生産基地之外,更為重磅的是五年一度的“文獻展”。第一屆文獻展于1955年舉辦,到如今已經舉辦了11屆,與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稱世界三大藝術展覽。文獻展聚焦當代藝術的最前沿和關注文化中心話題,自第一屆以來就確立了必然是權威的路線,並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最前沿的集聚點和文化爭吵的是非地。文獻展被國際當代藝術界喻為首席藝術大展,正因為他自身的開放、無界、超前、多變以及模糊性所造成的可疑而誘人的姿態,才引來那麼多的讚賞、批評與責難。
50年第1次來中國
相比中國觀眾更為熟悉的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更是極端前衛和充滿實驗性,但50年來並不為普通中國觀眾所了解。四川美院很多教師為了觀看該展覽,還曾自費前往德國。今年,卡塞爾舉辦了50週年回顧紀念展,並開始了國際性的巡迴展覽,在每一個展場設置11個空間,各自專題陳列歷屆文獻展的文本、圖片和宣傳材料,並邀請歷屆文獻展上獲獎的藝術家或年輕藝術家創作一件與之相呼應的作品。之所以選擇中國,選擇重慶的四川美院,主要是川美《收租院》群雕,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就受邀參加卡塞爾文獻展,當時因文化大革命中被江青所拒未能實現。2001年6月,四川美術學院在卡塞爾文獻展主展場舉行了國外最大型的一次師生作品群展“重慶辣椒”,藝術作品的力量與藝術家之間的情緣,為卡塞爾藝術展通達中國重慶的現場,鋪平了道路。
展品藏在《收租院》“中間”
據透露,目前展品大部分已經運抵展館,秘密地跟舉世聞名的群雕作品《收租院》存放在一起。記者看到,五十多個尚未開封的大箱子在房間的中央,四週就是著名群雕《收租院》。下周,德國方的布展人員與中方代表將進行交接,在確認展品原封未動後,這些箱子才被開啟。而我們最關心的兩個問題只能從側面一探:
一、價值
此次來渝的展品到底價值幾何?馮館長沒有正面透露,他説,去年在該館展覽的一幅一米見方的法國油畫,市場價達到了230萬歐元,當時出於安保原因,未向外界透露。至於此次展品的價值,“是個秘密”。
二、安保
據悉,重慶美術館多次舉行高規格的展覽,都保證了展品的安全。至於此次展覽的安保,院方不願透露細節,只表示,除了技術手段,將有一批便衣在展場內外巡視和監控。
德國人自己為展品買單
令人意外的是,如此頂級的展覽,其展品的保險和運輸費用,全部由卡塞爾當地政府買單。
據了解,德國人把卡塞爾文獻展當作自己最重要的對外文化名片,到世界各國巡展。在他們看來,這是對本國文化形象的推廣,他們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卡塞爾,了解德國文化。
不過重慶美術館方面表示,儘管卡塞爾對於本次展覽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由於他們要求非常嚴格,無形中提高了展覽的成本。因此,四川美院方面也投入了資金——到目前為止,僅在展場的裝修上,川美投入了約10多萬。
另一方面,版權意識極強的德國人,甚至限制展品在畫冊上的呈現,只有部分組委會完全搞定版權的作品,才可以印刷進畫冊,因此,如果錯過展覽,我們在畫冊上也只能看部分展品。
誰都可能看不懂 誰都可能想要看
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將於明年在卡塞爾當地舉行,每一屆的奇奇怪怪的藝術品搬不動,但我們可以看一個濃縮的精華版,此次來到重慶的50週年回顧紀念展——“移動的檔案館”就是將文獻展50年來最有價值的文本、資料和圖片濃縮呈現。
看不懂
“有很多東西我都看不懂。”
——重慶美術館執行館長馮斌
卡塞爾文獻展為什麼會讓人看不懂?馮館長認為,對普通觀眾來説,有兩個壁壘:
1、歷屆卡塞爾文獻展本身選擇的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前衛藝術的代表作,甚至在表現手段上都前衛而“離奇”,其中很多都引起廣泛爭議。越是前衛的東西,就越是充滿無限闡釋的可能,沒有定論,誰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2、如果對當代藝術史和各種藝術思潮沒有一定的了解,那就等於到此一遊看個稀奇罷了。
想要看
卡塞爾文獻展究竟前衛到什麼程度?觀眾可以通過本次展覽解開謎底。目前所有展品都被完好地密封,要等到開展才亮相,但我們至少可以通過歷屆文獻展的“極端”作品管中窺豹。
第6屆“極端”作品——“蜂蜜水泵在工地現場”
波伊斯在博物館裏做了一個幾米深的坑,裏面裝置了兩台水泵,發動機把蜂蜜沿著水管壓到屋頂,到處噴滿了甜滋滋的蜜糖。觀眾敢怒不敢言,但波伊斯作為頂級藝術家,他已經有了穿“皇帝新衣”的權力。
第6屆“極端”作品——“鑽地球一千米”
瓦爾特·馬利亞搬來一部完全達到專業指標的龐大鑽機安裝在廣場中,每天向地球深度鑽下去。這個不可能觀看的藝術耗資一百萬馬克,唯一留下的只是地面的一個小孔。
第7屆“極端”作品——“七千棵橡樹”
波伊斯搬來七千塊石頭堆在廣場一角。他的反對者用顏色把一些石頭涂成粉紅色,還把部分石頭扔進河裏。波伊斯在開幕後開始種植七千棵橡樹,並在每棵樹前立起一塊石頭,成為綠色和平運動的一個象徵,歷時四年。
據介紹,卡塞爾文獻展近乎是強制性地利用電影、錄影等表達手段。書籍、目錄編輯、烏托邦設計等傳媒技術使人們依依不捨地改變了對藝術的觀看方式和動搖了大眾根深蒂固的觀念,而這,正是今天的人們所想看到的精彩之處。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如此一個當代藝術的龐然大物,怎麼去觀賞?
看熱鬧——
看不懂請找解説員
如果你在展覽現場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求助現場的志願者。為了配合本次展覽,四川美院方面專門在校內徵集了一批熱愛當代藝術的同學擔任現場解説員。他們除了在現場為觀眾免費解説外,還會解答參觀者的相關疑問。
看門道——
1、橫向看
別把卡塞爾文獻展和威尼斯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劃等號。雖然三展齊名,但威尼斯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更像一個當代藝術愉快的大PARTY,歡迎各個國家都參與其中,甚至會為各國單設展館,因此藝術聚會的氛圍更濃。而卡塞爾文獻展相對比較獨立,學術性和前沿性更強,引起爭議東西更多。因此,觀看之前不妨多了解一下當代藝術的發展,對理解展品有幫助。
2、縱向看
幾年前就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可以借助網路等方式觀賞卡塞爾文獻展,而不需要到現場。身為畫家的馮斌對這一説法表示質疑,他認為,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展覽的現場感都無法取代,因為藝術品的一大特點就是其不可複製的手工性。人們只有到展覽現場之後,才能真實觸碰到展品的魅力。
11間展室嚴禁任何氣味
昨日,記者前往川美的展覽現場打探,發現重慶美術館三層樓的展廳被“大卸11塊”,11間獨立的、大小相同的小房子正在修建。
據馮館長介紹,按公平原則,展覽組委會要求用同樣大小的11間展室來分別表現文獻展11屆的歷程。很有意思的是,嚴謹的德國人對展室的修建要求十分嚴格,房間的規格、尺寸都必須按照組委會提供的圖紙進行施工,展室的粉刷必須使用白色環保塗料,不能有任何的氣味出現,並要經過德方嚴格檢測,作品才能開箱布展。而純白色的墻體上,不允許出現任何海報、廣告等,包括關於展覽本身的都不行。
同時,每一件展品懸挂的高度、燈光的指向、裝置類展品的擺放位置(比如其中有一個人像的裝置必須正面對準門口),都必須按組委會的標準嚴格打表。
友情提示
收藏畫冊
除了展覽,主辦方製作了一定數量的展覽畫冊,即使你不是一個藝術愛好者,但能收藏到一本卡塞爾文獻展的紀念冊,也很有價值。
展覽時間
本月12日至明年1月2日,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5點。
觀展路線
重慶美術館位於四川美術學院內,地址在黃桷坪,可在楊家坪乘223路、823路等公交車在黃桷坪車站下車,前行300米左右到達川美。從楊家坪打車前往,10元可以到達。 記者 劉春燕 見習記者 吳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