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浙江寧波天一閣,日前迎來了它440周歲的生日。與此同時,在寧波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藏書文化節上,與會的近20家國內規模較大的現存藏書樓聯合發表聲明,將聯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成為世界物質文化遺産。
珍本眾多亟待發掘
僅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上有一定影響的藏書樓達一千多座。然而歷經滄桑,現存於世的僅有120多座,其中大多更是“樓在書亡”。以中國藏書“第一樓”天一閣為例,儘管現館藏書目30萬卷為亞洲之冠,但其創始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欽在世時積下的7萬餘卷善本古書,經過了盜竊、戰爭等諸多災劫後,解放前已經只剩下了1萬3千余卷,其他都是解放後各界的捐贈。
在這些數目龐大的古籍中,隱藏著諸多極具價值的善本、甚至孤本。以本次在國內首次整理影印出版的明抄孤本宋《天聖令》為例,原先由於抄書工的疏忽,誤將首篇文章名《官品令》作為全書的書名,導致該書長期作為一部普通官法而不受重視,空置閣中。上世紀末,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戴建國在天一閣搜尋資料過程中無意發現,此書竟是國內久已湮沒的宋代法律典籍《天聖令》的殘篇,是海內僅存的保留唐、宋令法原貌的珍貴文獻,其價值毫不遜色于敦煌殘卷。經數年的辛勤整理、點校,這本國寶級的孤本方才得以結集影印出版,重見天日。
天一閣博物館館長虞浩旭向記者表示,這次中國藏書樓以天一閣、文瀾閣、玉海樓、嘉業堂四家現存著名藏書樓為核心,集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就是為了吸引全亞洲、全世界的關注,讓這筆沉睡的寶藏再次甦醒,體現出應有的價值。
結盟共覓古籍回歸
除了國內各大藏書樓內亟待開發的古籍外,歷代中國文人精心收羅的珍貴典籍,更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因為歷史原因流落海外,成為遠離故土的“海外遊子”。作為本屆中國藏書文化節的重頭戲——中國現存藏書樓聯誼活動中心的成立,正是國內藏書樓界應對這一狀況,為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而展開的聯合行動,以期實現流散古籍各種方式的“回歸”。
此外,聯誼活動中心還將擺脫以往“單兵作戰”的模式,以聯合競買、接受國際捐贈或館際間協商的方式,有計劃地收集流散海外的中文善本古籍的原件或複製品,以實現海外中國古籍的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