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汪勁松、陳輝、潘魯生三人畫展》即將於濟南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10-25 22:45:31 | 文章來源: Tom美術同盟

 

    《汪勁松、陳輝、潘魯生三人畫展》將於二零零六年十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一日在山東新聞美術館舉行。這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支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和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大眾報業集團山東新聞書畫院協辦。

    參展畫家汪勁松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是我國青年科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藝術作品表面看來與傳統繪畫有同工之處,但卻表現出當代學人的氣質和風骨。汪勁松雖不刻意于追求筆墨意趣和意象的營造,但仍然流露出清新自然、沉靜空曠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層疊纏繞的水田、鱗次櫛比的民居、雲霧繚繞的山巒、閃爍迷離的山澗飛瀑等等,活躍生動,向我們敘説著自然的造化和涌動的生命激情。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輝教授的水墨作品,流露出的是一種不同於傳統的“傳統”。他將西方繪畫中的光影效果與中國水墨的韻味巧妙地結合,其作品既顯現出西方繪畫的某些特質,同時又保留了傳統中國畫淡雅恬靜的空靈意象。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教授的許多作品,則都透露出撲面而來的質樸單純和不施粉黛的鄉土氣息,他的繪畫體現了一個年輕學者對繪畫藝術的靈性、敏銳與感悟,以及藝術理論研究者對藝術實踐獨特與深刻的體驗。在他的繪畫作品中,不僅是筆墨意趣、意象表達和繪畫語言、繪畫形式的新穎獨特,更是藝術審美趣味和創作觀念的表述,以及藝術家對社會、文化、生活存在意義的關注。

    回顧中國近百年來現代繪畫的發展歷程,藝術家在探索如何繼承傳統與創新這兩個問題上做了種種嘗試,直到今天,這仍然是困擾大家的焦點。尤其是水墨畫的創新一直是美術界的熱門話題。繪畫的創新取決於創作理念和藝術風格的創新變化以及技法的探索,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許多畫家傾向於對創作技巧的煞費苦心,或是局部的改良,或是過分強調製作,或是嫁接西方的繪畫技法等等,最終事實證明,藝術家只有注重自身的文化修養和積澱,創新才不致于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參加這次“三人畫展”的藝術家的創作就深刻地印證了這一點。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