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百幅歷史畫重塑“新經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6-23 22:46:27 | 文章來源: 人民網

    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掀創作熱潮;廣東戰非典等列入選題

    歷史畫曾經是新中國某個時期中國人生活的一個部分。在沉寂了近二十年後,它再度成為熱點。

    “既然是工程,工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本月13日,在草圖觀摩會上,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郭潤文説了一句被認為最實在的話。

    這個“工程”,指的是“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創作二次工程”。這一投資1.02億元的國家重點文化工程,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作品,以給國家留下100幅具有相當分量的美術作品。全國隨即掀起了創作熱潮。

    據廣東省文化藝術資訊中心發佈的資訊,廣東省的虎門銷煙、第一次國共合作、特區開發和戰勝非典等列入工程實施方案的一百個選題。廣東美術館負責接收所有的報審作品,申報工作定於6月2日前全部結束,6月30日前將初選作品報送文化部。

    1 觀摩會實錄

    “工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2006年6月13日。廣州畫院。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創作工程草圖觀摩會在舉行。

    不大的會議室,貼著20來幅草圖:有電腦效果圖,有國畫、有版畫,也有油畫勾勒,還有照片。廣州畫院負責人方土説,雖然是草圖,但也經過了艱苦的努力和精心的推敲,按照張院長的説法,是在做標書。

    “張院長”指的是剛剛退下來的原院長張紹城。張説,歷史畫創作和一般的個人畫展、搞風格和效果的作品不一樣,困難很多。

    郭潤文説,對於一個畫家來説,這是一個成名的機會,絕不亞於全國美展的全國大獎。

    歷史畫創作,“婆婆”會不會很多?歷史畫創作在經過文化部門、宣傳部門等各種機構的把關後,最終會不會把藝術家的特點給“磨”沒了?郭潤文引述中宣部藝術司負責人的話説,把關是肯定有的,但主要以專家為主,而不是長官意志。

    “既有歷史真實,又有藝術高標準,真不好做!”郭潤文説,陳逸飛29歲時畫了《蔣家王朝覆滅》。據説開始的時候也是畫得甚為辛苦,但還是堅持下來了,最後越畫越有感覺,“現在這幅畫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是名作”。

    畫院周書記要求16日前交齊草圖,要交(手繪)原稿。有的畫家有疑問,因為相當一批畫家出的是電腦效果圖。

    張紹城説,畫家都不喜歡電腦效果圖,但領導喜歡。孫紅敏關於中共三大的作品草圖,就是在電腦裏合成的,市裏通過了,中宣部也通過了。草圖實際上就是搭建一個框架,但領導需要更具體的內容,因為這樣他的決策會“科學”很多。

    郭潤文説,大家一定要注意“工程”這兩個字,“國家工程”,工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2 一個深刻的結論

    “現在是尊重現實”

    副院長葉獻民擬創作《和平解放西藏》和《刑場上的婚禮》。葉獻民翻遍了解放後的歷史畫,發現關於西藏和平解放的題材幾乎沒人涉及。“所以我選擇了這個主題。”至於《刑場上的婚禮》,葉獻民説,陳鐵軍是我的中學校友,“假如投標成功,我再去找陳鐵軍的親屬作進一步的了解”。

    “現在歷史題材的創作也有限制,但限制相對來説,少很多很多了。”葉獻民舉例説,以前是個人英雄主義,突出某個人,比如毛主席一定要非常突出,現在則可以放在任何位置,只要符合歷史真實就行。還有,以前是不可能出現國民黨旗幟的,但2005年全國十屆美展的時候,獲得金獎的就是這樣一個場面:日本人向國民政府的軍人代表投降。記者還發現:恢復高考也成為100個題目之一。“現在是尊重現實。”葉獻民説。

    3 一個畫家的感慨

    “一個民族需要厚重感”

    對著名畫家梁照堂來説,這一工程令他感慨。“歷史題材創作沉寂了十幾二十年了!現在難以看到震撼人、有歷史感、紀念碑式的史詩般的作品誕生。其實,一個民族需要這些,因為一個民族需要厚重感”。

    梁照堂説,現在大家都熱衷於那些閒情式的、娛樂式的小品創作,“但我覺得應該讓大家知道,藝術家也是要承擔社會責任的。”

    青年時代的梁照堂,大部分的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歷史畫創作,作品異常豐富,梁照堂給記者屈指一一算來,《毛主席視察農基》、《祖國親———周總理在華僑農場》、《沙基血》、《毛主席在紅一連》、《廣州起義》、《笑談紙老虎》……儘管當時對歷史畫的創作有

    著嚴格的風格和技法上的限制,但梁照堂仍然有著自己對藝術的純真嚮往和追求。“即使是在文革裏,仍然想擺脫清一色的‘紅光亮’。現在看來,也不是很紅光亮。”念及此,63歲的梁照堂不禁哈哈一笑,所有的煙雲仿佛已經風吹雲散。

    4 一個時代的呼喚

    “我們需要新的經典”

    郭潤文曾經去北京開會,討論相關事宜。“大家一致決定,先投稿再説,因為萬一畫不好怎麼辦?國家的錢就白投了。”

    實際上,投稿具有調查研究的性質,投稿到北京,北京再看哪些題材值得開發。如果普遍不滿意,那就只能指定生産單位了。

    郭潤文説,歷史題材100件作品,其中起碼有50個已經畫得很好了,為什麼還得畫?因為在新的歷史角度和藝術積累上,對藝術要有新的探討。“歷史題材可能會出現象徵和超現實主義作品。”郭潤文説,這些在上世紀50年代,屬於資産階級的創作理念,但今天可以了。

    “大家還是要放開來,充分發揮想像力。如果你認為抽象主義可以充分地表達你的理念,完全可以嘗試。”郭潤文説,畢加索表現二戰的著名作品,就是一幅超現實主義的經典作品。張紹城插話,“題目是《格爾尼卡》。”

    郭潤文説,大家不要一想到歷史畫,就把自己的特色給掩蓋了,把自己的思路框在老藝術家的理念裏,這是不可取的。“我們需要新的經典!”

    郭潤文説,很多畫家本來不想畫的,聽到這番話以後,都有興趣了。

    在創作語言上,張紹城説,“寧可走向象徵主義,也比文革時候的創作語言要更真實。過去的經典‘狼牙山五壯士’,人物是理想主義,現在畫,則寧可自然主義一點、醜一點,破爛一點。要不就更象徵一點、抽象一點。可以比過去更自然主義!”

    5新生代畫家:沒有這個機會,不一定去畫

    方土和方瑞合作的《虎門銷煙》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幾乎沒有經歷過真實的歷史衝擊和感受過重大歷史情節的新生代,他們在創作歷史畫的時候,心理壓力是否和別的作者不同?方瑞説,去年我就和方土合作了抗日題材的作品《殤》,所以這次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了,但感覺很有挑戰性。歷史畫創作需要大量嚴謹的資料包括考證,藝術語言的把握也需要調整,對思想認識的要求,也是很高……

    方瑞説,年輕的藝術家和歷史的聯繫已經不密切,現實生活和歷史有割裂,平時的創作機會也很少。“假如不是因為有這個機會,有這樣的任務,我也不一定去畫的。”

    ■連結

    “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是由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實施的一項文化建設重點工程。國家投資1.01億元,2005年啟動,將於2008年5月前集中完成一批以表現1840年至今,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義和革命、建設等重大歷史事件為內容的,具有民族史詩性質的,能夠與偉大時代相匹配的大型作品。80%的經費將用於獎勵。全部作品由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有關機構收藏。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