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無忌”-劉海粟美術館海風藝校兒童繪畫作品展今在劉海粟美術館二樓展廳展出。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活動本來是在6.13開幕的,為了紀念“六.一”這一美好的節日。主辦方特意把本次活動提前展出。
“把純真還給孩子”這是劉海粟美術館館長張培成先生在童言無忌畫冊中的開場白。
每逢雙休日劉海粟美術館這幢玻璃房子就特別熱鬧,充滿了孩子的歡聲笑語,那是兒童綜合材料繪畫班在愉快地上課。美術館辦兒童繪畫班也不是我們的創造,那年在法國尼斯的馬蒂斯博物館內我也見過這樣兒童班,本來美育就是美術館的重要工作責職。每次走進他們的教室總會被孩子們的天真與浪漫所感染,面對他們無忌的塗鴉總是讓我驚嘆得失語。
藝術的本質是要真、要自然。兒幢畫本來應該是天趣橫溢,無羈無絆的,但是在現今的孩子們作品前,時常會感覺到背後那成人的腦袋,那裝腔的奶聲奶氣。我不願看到那太多的太空人,潛入海底的潛水員等,我寧可看一個三歲孩子畫的媽媽喂飯,張著缺齒的嘴大哭的這種畫作,因為這就是他的生活。真實而親切,更加接近藝術的本源。畢加索在晚年時看了兒童畫展後説:“當我像他們這麼大的時候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但是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才學會畫得像他們一樣。”
海風藝校的老師們對教學的獨特思考。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高度,她們並沒有將畫畫當一種手藝來教,因為這些孩子將來當藝術家的總是少數,他們教的是開闊的思維與胸襟,高的起點與審美趣味。她們清楚這些孩子的繪畫天才維持不了幾年,等他們慢慢長大美妙的圖畫就會一去不返。然而教給他們對美的欣賞與發現,那恐怕會隨其終生,成為他們人格基因中的重要一份子而受益一生。她們將幾個瓶子、罐子、一雙旅遊鞋、一棵卷心菜放成一堆,讓孩子們自由地組合、表達。她們帶孩子到江南水鄉,在大師的畫作前讓孩子們自由地闡述。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生活化的東西,平淡的讓你覺得瑣碎。然而正是這些平凡的物品卻讓孩子們的思緒天馬行空、妙筆驚座。因為她們的教學方式是基於孩子的創造力、順從每一個孩子不同的個性,這不是一種格式化的教師能在一種很高的審美層面上去引領孩子走向無限的形式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從中領悟繪畫是如何從生活中而來,又是如何通過一定的材料媒介而實現的。這種教法訓練的是思維,培養的是一種能力。這些孩子必將成為新世紀的公民,那時我們今天美術館所遇到的許多哭笑不得的問題,可能都不會存在。我們在培養的是美術館潛在的觀眾或是明天的藝術家,我們是在為民族的素質教育做著基礎的工作。
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近年來這些孩子的心之所遊的痕跡。這裡記錄了孩子們愉快的思考,也浸透了老師們的心血,更有著海風藝校及劉海粟美術館職工們的辛勤勞作。等到那一天這些孩子成為有用之才,他們或許會想起在劉海粟美術館這些歡樂而有趣的日子,回想起這些個曾澆灌過汗水的叔叔阿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