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第八盞燈>礦工系列油畫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5-29 19:58:12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視窗

    《張自申——<第八盞燈>礦工系列油畫展》將於7月1日—8日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展出;並於7月28日—8月8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巡展。

著名油畫家,原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張自申,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早在上世紀70-80年代就多次下煤礦體驗生活。2005年以來,中國的一系列礦難及礦工的生存狀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帶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張自申再次到煤礦體驗生活,他被礦工們在井下危險艱辛的工作環境及他們在工作生活中的生動形象深深地打動,飽含同情,充滿激情,歷經數月完成長5.5米、高1.8米巨幅礦工群像《第八盞燈》。另一幅5.25米、高1.8米大型作品《享受生命享受陽光》,反映了下礦井前的一群礦工,怡然享受著冬日陽光。同時展出張自申走進礦區後所畫的一系列礦工肖像和速寫。

畫家自述:想畫礦工大概是30年前的事了,那是在安徽師範學院幾次帶學生下礦區體驗生活寫生,曾畫過一幅創作《爭分奪秒》。日子過得很快,從安徽到上海大學學術學院擔任領導工作,一晃十餘年,行政事務纏身,成為自己多年來未畫大題材畫的藉口,退休後去西藏、雲南、浙江、江蘇、皖南山區畫了不少寫生和創作,筆隨心走,畫畫時從未想過結果,我最看重的是有價值的創作過程,常常陶醉於大自然帶給我的快樂,還有那些清晰動人的人物形象給我留下的美好記憶。然而2005年3月,我第一次看到黑龍江七台河,被譽為“明星礦”的大煤礦也發生了重大礦難,媒體的報道不僅震驚了國內外,更令我撕心裂肺的心痛。我譴責自己為什麼把畫礦工的夙願擱置這麼多年?

回想當年下礦寫生,體驗生活時,曾深深被礦工們的艱苦勞動和無私奉獻而感動。現在他們怎麼樣了?無法克制的涌現的強烈創作慾望,和多年未有的沉重心情,想即刻到礦區去畫他們,去表現他們——這些從事最危險工作的礦工們。不幸手臂骨折延誤了我的行程。

2005年10月,全國礦難仍接二連三發生,令人痛心疾首,悲劇不斷上演,我不顧骨痛不便,重新來到淮南礦區。淮南集團是國有大礦,與死亡事故發生最多的小煤礦相比完全不同。這裡已多年沒有重大礦難發生了。礦區的建設比起那時“大打礦山仗”時的簡陋工棚已有天壤之別了。安全生産也是礦區領導天天抓日日講的頭等大事。我問過該礦的工人,他們也説近幾年礦上都沒出過礦難了。
於是我就在淮南礦業集團下屬的潘東煤礦寫生,這是6000余人的礦區,礦區領導非常支援我的創作,提供一切方便的條件,使我寫生創作非常順利。

下礦前,閱讀過一些礦難的資料,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有遇難者、有搶救者、有家屬、有領導、有不法私營的礦主等等,人際間的矛盾、衝突、組織了一個壯麗的悲劇性場面。

但當我在潘東煤礦的礦井口迎接一個個從地下煤井上來的礦工們時,我的心跳陡然加快了,黝黑的臉膛粘滿厚厚的黑煤、陳舊黑色的帽盔、滿身煤灰破爛的工作服、脖子上挂著染成了黑褐色的毛巾、頸上挂著或頭上帶著一盞已經關閉的礦燈。他們走出礦井時就像一群高大的黑色雕塑,令我立刻想到了羅丹輝煌的英雄紀念碑組雕《迦萊義民》。

這個印象太深刻了,於是,構思轉化成礦工群像,構思出七個礦工和八盞礦燈,隱去了直接畫礦難的構想。

1號礦工:《第八盞燈》的主角,他帶領採煤小組,抱著人已去,燈還亮著的礦帽;

2號礦工:緊緊跟在1號礦工的身後;

3號、4號礦工坐在煤車上;

6號礦工摟著5號礦工肩膀;

7號礦工:這是最年輕的生命……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