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希•班克羅夫特》(Rosie Bancroft)
泰樂信肖像攝影獎2009(Taylor Wessing 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 2009)日前揭曉,這是泰樂信律師事務所(Taylor Wessing LLP)同英國國立肖像美術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的第二次合作,談及經濟危機下進行藝術贊助的“挺身之舉”,泰樂信認為“遭受重創的人們反倒會意識到何為珍貴何值欣賞,更需要‘駐足一嗅玫瑰之芬芳’”。
《穿金色禮服的女孩,喬治亞》(Girl in a Golden Dress, Georgia)
或許是巧合,本屆肖像攝影獎的冠軍作品正是“一朵鏗鏘玫瑰”,其作者為來自西約克郡的保羅•弗洛伊德•布萊克(Paul Floyd Blake)。被攝對象名叫羅希•班克羅夫特(Rosie Bancroft),一個年方十三歲的牛津女孩,襁褓之時被截去右足,最大的夢想是成為2012倫敦殘奧會游泳選手。
《女孩》(Girl)
回憶起這幅作品的誕生過程,布萊克説道:“羅希整日都在訓練,所以拍攝地選在了只有一扇窗戶的游泳館更衣室,那時的她剛剛刷新個人的最好賽績,或許正因為如此,她在鏡頭前顯得淡定從容充滿自信”。
《斯塔斯,被判謀殺,少管所,俄國》(Stas, Sentenced for Murder, Juvenile Prison, Russia)
該作選自布萊克系列攝影作品《奔向2012》(On Track for 2012):在宣佈倫敦申奧成功後不久,他便將鏡頭對準了12位頗具潛能的青年運動員,準備用膠片記錄他們的奧運夢想,直到2012年。然而在拍攝過程中,以“拼搏和激情”為創作初衷的布萊克,開始更多關注運動生涯背後的“衝突和碰撞”。
“隨著拍攝的深入,‘焦點’發生錯位,最初設想的主題受到越來越多不同內容的衝擊。例如他們的成長,當下的決定與未來的關係,頂尖運動員技能要求的極端程度,家人所做的奉獻,培養人才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及在人生最活躍的時期如何做到專注……我試圖將這些不同的元素整合到同一主旨下”。
大概正是這種種思索、質疑及完善,造就了大器晚成的布萊克。國立肖像美術館館長、本屆獎項的評審主席桑迪•奈爾恩(Sandy Nairne)認為《羅希•班克羅夫特》(Rosie Bancroft)生動體現了一個充滿決心的青年人的面貌,而幕後的布萊克,則向我們展示了他的“中年決心”。
布萊克在不惑之年方開始他的攝影生涯,迄今只七個年頭,卻已舉辦過六次個展。他的影像英雄是保羅•斯川德(Paul Strand)和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巴茲爾•戴維遜(Basil Davidson)對前者曾説的“圖像應有渾然天成之感”被其視為創作箴言,正因如此,布萊克對數字技術頗為抵觸,使用的是源於“濕板相機”時代的威仕達4x5折疊式照相機,“它有很多風箱,不過我儘量少擺弄它們”,並且更傾向於做一個“紀實攝影師”而非“肖像攝影師”。
本屆攝影獎共收到來自全球範圍內2452位攝影師的6300幅作品,僅有60幅作品得以在美術館內展示,最終進入四強的除布萊克的作品外,還包括上屆冠軍得主、英國攝影師凡妮莎•溫希普(Vanessa Winship)的《穿金色禮服的女孩,喬治亞》(Girl in a Golden Dress, Georgia)、塞爾維亞攝影師米蘭娜•弗爾巴什基(Mirjana Vrbaski)的《女孩》(Girl)、以色列攝影師米哈爾•謝勒賓(Michal Chelbin)的《斯塔斯,被判謀殺,少管所,俄國》(Stas, Sentenced for Murder, Juvenile Prison, Russia)。
展覽時間:2009年11月5日——2010年2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