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敗的傳教士到藝術家 比利時辦展追溯梵谷

時間: 2015-01-28 09:25:39 | 來源: 新浪收藏

首頁> 資訊> 國際


Van Gogh's memories of the Borinage

梵谷可能從來沒有想到,他在博裏納日,比利時煤礦區創作的早期紙上作品將成為一個展覽的重頭戲。2015年1月25日,《梵谷在博裏納日》繪畫展在比利時蒙斯市揭幕,70多幅作品向參觀者展示梵谷從初學繪畫向成熟創新的嬗變過程。


The Zandmennik House

梵谷早期的素描與最後的繪畫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其中一個生動的例子就是他對一個小屋的描繪。《The Zandmennik House》與《Rue à Auvers-sur-Oise》(作于1890年,藏于芬蘭國家美術館)有一些共同之處,他們都有圓潤的外形和弧形的屋頂,不過最引起注目的變化是,梵谷在色彩的運用上是多麼的動人。


Rue à Auvers-sur-Oise

在1878年的12月,梵谷來到比利時西部的博裏納日成為一名傳教士。雖然他最終沒能成為一個牧師,但是幾個月以來,他一直自學畫畫。在1880年他搬到布魯塞爾時,他已經下決心成為一個藝術家了。在博裏納日,梵谷大量臨摹名畫,並畫了很多的素描習作。可惜在離開那裏時,他幾乎毀掉了所有的作品,只有非常稀少的幾件手稿倖免留存。

此次在蒙斯的梵谷繪畫展匯集了這些幸運的畫作,包括來自克洛勒-米勒博物館、華盛頓國家藝廊、梵谷博物館以及日本私人的收藏。

據悉,此展覽將持續到5月17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