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海外

歐藝術基金會:《全球藝術品市場:聚焦美國和中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27 10:41:11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全球藝術品市場交易額及交易量圖示

3月12日,歐洲藝術基金會(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發佈了2013年全球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全球藝術品市場:聚焦美國和中國》。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藝術品和古董市場的交易總額達到474億歐元,比去年同期上漲8%,僅次於2007年創下的480億歐元的最高紀錄。

作為國際權威藝術品市場研究機構,歐洲藝術基金會每年都會委託專家編寫上一年的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該報告已成為監測全球藝術品市場的晴雨錶。2013年度報告由專門從事美術和裝飾藝術市場研究的文化經濟學家克萊爾·麥克安德魯博士編寫。

直逼歷史最高紀錄

2007年,全球藝術品市場迎來了銷售頂峰,當年全球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達480億歐元。然而,這一輪繁榮在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下好景不長,2009年的交易總額一度萎縮至283億歐元。此後全球市場有所回暖,2013年更是出現了極大的上漲,幾乎達到了衰退前的繁榮。保守估計,2013年,全球共有30.8525萬商家從事藝術品和古董貿易,包括經銷商、畫廊、古董店、拍賣行等。

報告顯示,2013年,美國以38%的市場份額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比2012年增加5%。中國連續兩年蟬聯全球藝術品交易的第二位,佔全球藝術品市場份額的24%;第三位仍由英國保持,佔20%的市場份額,比2012年下降3%。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全球藝術品市場份額減少3%,佔32%。

美國引領市場復蘇

麥克安德魯指出,2013年全球藝術品和古董市場達到衰退前的繁榮,應歸因于美國買家對市場的拉動以及現當代藝術家作品價格的上漲。

2013年,美國藝術品和古董交易額增長25%,達到180億歐元,再次穩固了其在全球藝術品市場的地位。而為美國的強勁增長貢獻巨大力量的戰後及當代藝術品交易額增長11%,佔美國去年交易總額的59%,其中當代藝術品交易額更是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位——49億歐元。美國同時還是藝術品成交單價最高的國家之一。産生天價作品的主要藝術家有弗朗西斯·培根、羅伊·利希滕斯坦和安迪·沃霍爾,其中培根的《弗洛伊德肖像畫習作》以1.424億美元刷新了世界拍賣紀錄。

市場繁榮依賴少數天價作品

報告發現,全球藝術品市場呈現頭重腳輕的局面,市場繁榮依賴少數天價作品。數據顯示,2013年,在全球銷售的藝術品中,8%的作品佔據了交易額的82%。在美國,7.5%的藝術品佔據了交易額的91.2%。2013年,全球藝術品和古董交易量的增長幅度低於交易額的增長幅度,市場的興盛是因為出現了一些價格較高的作品,而不是賣出了更多藝術品。

這一現象在拍賣市場體現得尤為明顯。2013年,在所有被拍賣的藝術品中,93%的作品成交價不足5萬歐元,僅佔全年成交額的18%。而在高端市場,不到0.5%的作品以超過100萬歐元的單價出售,佔全年成交額的44%。單價超過1000萬歐元的作品被視為天價作品,其成交量不到0.1%,但佔據了成交額的16%。

對藝術家的調查顯示,成交單價高的作品集中在非常有限的藝術家群體。對於有作品在2013年被拍賣的所有藝術家來説,大部分(55%)藝術家的作品的成交單價不到3000歐元,90%不足5萬歐元。只有不到1%的藝術家的作品以超過100萬歐元的單價出售,而成交單價超過1000萬歐元的藝術家全球不到50人。這一現象在經銷商市場也是如此,高端藝術品經銷商表示,他們的頂級收藏家似乎只對全球50至100位藝術家的作品感興趣。

線上市場發展迅速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發現是:無論是在拍賣市場還是經銷商市場,線上藝術品和古董銷售均呈現迅速增長趨勢。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線上藝術品和古董銷售額保守估計超過25億歐元,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並可能以每年至少25%的速度持續增長。線上藝術品銷售的全球領導者不是那些熟悉的名字,如蘇富比或佳士得,而是總部位於紐約的“遺産拍賣”。此外,藝術品經銷商也受益於網際網路,報告指出,其62%的網上交易來自新的買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