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舉辦“巴爾蒂斯:貓和女孩”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8-05 14:38:41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巴爾蒂斯作品《女孩與貓》

  説起貓,也許很多人會想到網際網路上轉發率頗高的各種萌寵圖片。而今,以深刻著稱的藝術理論界也開始對貓加以關注,各類相關藝術展覽此起彼伏。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正在舉辦“神聖貓科:古埃及的貓”,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巴爾蒂斯:貓和女孩”即將舉行。自數千年前貓被馴化、與人類分享生活以來,這一動物在帶給人們無窮快樂的同時,也成了人們思索、想像的動力和源泉。

  如果你關於天堂的夢想是和心愛的寵物永遠在一起,《紐約時報》撰稿人霍蘭·科特(Holland Cotter)會向你推薦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正在舉辦的展覽“神聖貓科:古埃及的貓”(Divine Felines: Cats of Ancient Egypt)。展覽中的30隻大小不同、神情各異的貓和獅子雕塑全都是博物館收藏的埃及文物。無論是由青銅澆鑄、抑或從石頭雕刻而來,這些貓科動物已然經歷了時間考驗,和埃及的傳説一起進入了永恒。

  人們通常認為馴化貓的歷史始於古埃及,但有考古證據表明,最早的家養貓出現在美索布達米亞平原。在古埃及,貓常常和宗教相關。不過,古埃及人並不崇拜貓本身,而是將一些神明想像成貓科動物的樣子——不僅具有它們的外形,同樣擁有其表達情緒的方式,以及靈性。

  古埃及人非常看重超自然的靈性。這與現實同樣重要。對於他們而言,塵世和天際是相連的,每天太陽都在這其中穿行。自東向西在空中游走,夜晚,太陽落下的地方是亡靈聚集的地方,太陽神在那裏與地下的蛇鏖戰,勝利後又重新升起。

  在古埃及的宇宙學中。太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擁有自然和精神的無上力量,同時向人間播撒恩寵和懲戒。它讓農作物生長,也使它們枯槁;培育生命,同時又懲罰它。當古埃及人需要將這一力轉換為視覺化形象時,他們想到了貓——機智多變、命硬無比。

  偉大的太陽神拉(Re)擁有眾多兒女,其中一位擁有最複雜性格的女兒名叫索赫梅特(Sakhmet),她是太陽神的私人保鏢,通常被描繪為擁有獅頭的女性。

  古埃及人崇拜這個世界,但也不會將之想像得過於美好,他們對於貓的氣質了解頗深。貓的反覆無常、咄咄逼人在索赫梅特身上展露無遺。相傳太陽神拉曾被人類的惡行所激怒,派遣他的女兒下界問罪。這位獅頭人軀的女戰神下界之後大施淫威,企圖滅絕人類,這讓太陽神本人都驚出一身冷汗。他以人血染紅了美酒,將之賜給索赫梅特,後者喝下後酩酊大醉,沉睡不醒,於是人類才免除了一場災難。

  為紀念這一事件,古埃及人每年會在索赫梅特的神廟中舉行盛大的宴會。在布魯克林博物館的展覽中,關於索赫梅特最精緻的圖像也彰顯了她的強悍和暴戾。有一件製作于西元前664年至西元前332年間的青銅雕像展現了她頂著獅臉筆直地站著,就像一柄鋒芒畢露的寶劍。在另一件更早的石雕殘片中,人們只能看到她的獅臉。如此逼真,似乎可以隨時逼近觀者,將其無情地吞噬。正如一隻貓盯住耗子時候的神情。

  在熱鬧非凡的埃及眾神殿中,其他一些女神同樣擁有貓的特質,但相對更為優雅美好,比如太陽神的另一位女兒巴斯苔特(Bastet)。她最初的形象也是母獅子,代表著復仇和毀滅,後來,滿臉鬃毛的形象被修整清爽,變成一隻惹人憐愛的家貓,象徵著家庭、幸福和歡樂。

  本次展覽中同樣有幾個美妙的小雕塑與她相關。一件托勒密時代(西元前332年至西元前30年)的作品中,她是小巧的青銅貓女。另一件作品中,她身為人類的特徵被隱藏起來,成為一隻棲息在蓮花座上的小貓,似乎等待著人們的頂禮膜拜。另外一些作品不知是不是巴斯苔特的形象,比如照顧幼崽的母貓、帶著金耳環的成人,但它們無疑都展現了巴斯苔特的部分特徵。

  一件貓的木雕擁有巨大、空洞的眼神,其眼部可能本來鑲嵌著類似外星人的眼睛,而今看起來頗為懾人。也許這是一件巴斯苔特的信奉者帶到廟中祈福的物件。這件雕塑是實心的,另外有一些空心的木雕,則是專為放置貓的木乃伊而製作的。這類木乃伊有一些是為了懷念、安置逝去的寵物,另一些並沒有那麼傷感的緣由。

  西元前1000年開始,各處都開始崇拜巴斯苔特等擁有貓的形態的女神,因此製作相關雕像的需求也應運而生。

  官方記錄表明,牧師常常會飼養貓咪。通過對於貓咪木乃伊的影像學檢查,發現一些寺廟經常會殺害小貓,將其放入雕塑中出售給朝拜者。

  這種習俗可能會引起21世紀動物愛好者的冷眼相待。除此以外,當人們審視古埃及這一嚴格的宗法社會,還會發現更多值得挑剔的地方。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