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古根海姆博物館6月辦展 欲重新定義巴洛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05 09:11:43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將展出的尼古拉·普桑作品

西班牙比爾堡古根海姆博物館于2013年6月18日至10月6日期間呈現呈現展覽“狂放的巴洛克:從卡特蘭到蘇巴朗”。此次展覽將當地藝術作品與17世紀的畫作一起進行呈現,旨在將巴洛克藝術的概念從那種定調的腐儒之見和傳統觀點中解放出來。此次展覽在風格上明確地遠離浮華的裝飾和金碧輝煌的風格,側重於突出巴洛克藝術作為慶祝活動的一面——為了慶祝受死亡召喚、威脅、籠罩下迷失而又重現的那種微弱的生命力。此次展覽並不是標誌著一種新的新巴洛克風格的出現,相反,其所要突出的是一些當代藝術品觸碰現實,並努力解決存在主義問題的方式。

提到巴洛克藝術,人們通常會將其與活力、縱欲、奢華和戲劇性這些字眼聯繫在一起,而遠離了沉靜莊重的古典藝術形式,同時巴洛克時期還被列為一段標誌著既定秩序崩塌的不穩定時期。正如藝術史學家歐文·帕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所標注的:巴洛克藝術存在於“主觀主義的勝利,旨在以同等程度來表現苦難與幽默”。

此次展覽選擇的巴洛克時期的繪畫作品和當代藝術品形成了一種現實生活的方式。20世紀的前衛藝術家也試圖將藝術與生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雖然這種本質主義的熱情如今似乎已被人遺忘,但其影響力了仍然盛行于那些致力於探討藝術與生活之間的滲透交流的藝術家們身上。

若是從當代的視角來回顧歷史,此次展覽探索的是粗俗、狂熱和放蕩的巴洛克藝術,以及風格奇異、荒誕和充滿陽剛氣的藝術品。此次展覽回避了最顯著的類比法,而選擇影像相關的裝置來呈現巴洛克藝術和當代藝術品,旨在將過去與當下結合在一起,包括它們所有的的差異與聯繫,以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對巴洛克藝術給出一種全新的闡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