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畢加索鑒定權花落誰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4 16:47:30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分裂導火索:電工和模特

2010年,一位名叫皮埃爾·勒吉尼科的退休法國電工拿來一箱聞所未聞的畢加索作品要求鑒定。總共271件作品估計總價超過8000萬美元,創作日期介於1900年至1932年間,包括立體派繪畫、版畫、一幅藍色時期的水彩畫和一套罕見的立體派拼貼畫。勒吉尼科表示這套作品是畢加索和傑奎琳在1970年代早期贈送給他的,當時勒吉尼科曾為夫婦倆安裝防盜報警系統,並對電氣進行維修。此後40年,電工一直將這些作品放置在戛納家中的車庫內。

克勞德檢視了這些作品,對其真實性做出了認可。但法國警方以持有贓物為名對勒吉尼科夫婦提出了起訴。

情況很快變得更為複雜起來。勒吉尼科和此前案例的聯繫逐漸浮現。畢加索已故的司機、保鏢和模特莫裏斯·布萊斯諾在1980年代晚期也開始大量出手畢加索的作品,他聲稱這些作品是藝術家作為友誼的象徵贈予自己的。數百件作品在畫廊、拍賣會上轉手他人,更多作品在私底下成交。當時,畢加索的繼承人並未對布魯斯諾是否合法獲得這些作品提出質疑,而司機已于1991年去世。

佳士得在1998年甚至專門推出了“布魯斯諾收藏”,他們邀請到畢加索傳記作家約翰·理查森為拍賣目錄撰寫了序言。然而,根據諾伊爾和大量報道指出,勒吉尼科案件調查過程中,揭露出布魯斯諾也甚為可疑。勒吉尼科是布魯斯諾已故的妻子傑奎琳的表親,正是布魯斯諾介紹勒吉尼科到畢加索家中幫忙——電工並未在一開始的訴訟中透露這些細節。當傑奎琳·布魯斯諾2009年沒有留下子嗣撒手人寰後,布魯斯諾家的遺産由勒吉尼科及其兄弟姊妹繼承。

布魯斯諾的律師古汀告訴記者,畢加索的繼承人希望將布魯斯諾和勒吉尼科的藏品聯繫在一起,這是無法做到的。他表示,畢加索的繼承人從未正式宣稱布魯斯諾的藏品是偷得的,他們甚至還公開支援這一作品,“人們會想,藝術品不可能怎麼簡單就到一個電工手中,”古汀通過電話從波爾多接受了採訪,“但同樣不可能輕易被證實為贓物。如果布魯斯諾曾經擁有這些東西,他肯定會很快賣掉。它們比其他他曾擁有過的藝術品更有價值。”

實際上,正是在“布魯斯諾事件”的早期章節中,畢加索的一個簽名引發了當初畢加索認證委員會的解散。布魯斯諾拿出44張擁有畢加索署名的素描以供出售。瑪麗娜·畢加索的代表揚·克魯吉爾支援素描是真的,克勞德認為這些是贗品,而瑪雅認為素描是真的,但簽名是偽造的。最終,瑪雅的意見佔了上風。有趣的是,最終簽名被抹去了,素描才被認可為真品。這批素描成功轉手,而畢加索鑒定委員會自此以後不復存在,分別鑒定的程式自此開始。

鋻於商業和藝術史兩方面的考慮,藝術界的很多人常常質疑,為何畢加索的繼承人(無一是訓練有素的藝術史學家)至今依然沒有建立起專門的學術委員會處理鑒定問題,因為畢加索的研究已經擁有豐富的成果和系統的成就。

“這是一個繼承人組成的委員會,完全是一團亂,”紐約交易商伊曼紐爾·博納多表示,他曾任職于代理“瑪麗娜收藏”的克魯吉爾畫廊,“最好是有這麼一群人,即便只是少數幾個,他們真正懂得畢加索的作品,同時可以組成穩定的團體一起工作。”

研究豐富,但遠非完整

畢加索作品鑒定的複雜因素是缺乏全面可靠的作品目錄。儘管畢加索的生活已經“連每一個噴嚏都精確記錄”,但根據藝術交易商邁克爾·芬德雷的説法,對於他巨大的作品數量而言,卻沒有一份完整的目錄——在長達75年的創作生涯中,畢加

索據估計留下了高達5萬件作品——只有不同時期、不同媒介,或多或少的編目。

克裏斯蒂安·澤沃斯(Christian Zervos)編寫的33卷本目錄通常被簡稱為“澤沃斯”,是最接近完整的一本目錄。澤沃斯是出生於希臘的法國藝術書出版商,他從1929年開始與畢加索密切合作,在工作室中逐一拍攝下每件作品。第一卷誕生於1932年,恰逢畢加索的第一個回顧展,最後一卷出版于1978年,兩位作者都已經不在人世。

“澤沃斯”是人們最常引用、參考的畢加索作品目錄,對其有效性的評價各不相同,有專家認為它“相當完整”、“不太完整”,另一些專家甚至認為其“非常不完整”、“嚴重不完整”。一般來説,人們認可它是系統而全面的關於畢加索作品的收錄,呈現方式部分參考了藝術家本人的意願。但與其説這是一套恰如其分的作品目錄,不如説它是一套索引,缺乏尺寸、流傳這類資訊,1.3萬件收錄作品遠非完整,特別是數以千計他留給自己的作品(後來被其後人所繼承)。約翰·理查森在《畢加索的生活:勝利年代》中將澤沃斯描述為“學問稀鬆,常常不太可靠”,但同樣也稱目錄為“學者、收藏家、博物館館長、交易商、學生,更勿論那些偽造者的天賜寶典”。

“我們真的需要更新‘澤沃斯’,”瓦倫蒂娜·卡斯特拉尼説,她是高古軒畫廊的一位總監,曾在去年組織“畢加索和弗朗索瓦絲·吉洛”展覽。“完整的作品目錄是基本工具,對於交易商和學者都是如此。但‘澤沃斯’不是完整的目錄,很多作品都未列入其中。”

其他還有一些專家信任的研究成果,儘管它們只涵蓋了部分時期,或是部分媒介:皮埃爾·戴克斯(Pierre Daix)對早期作品的研究堪稱“完美”;布裏奇特·拜耳(Brigitte Baer)六卷本的“平面作品”被很多交易商視為“聖經”;大衛·道格拉斯·鄧肯(David Douglas Duncan)在畢加索工作室中留下的攝影紀錄被認為可以同“澤沃斯”媲美;溫拿·斯派斯(Werner Spies)關於雕塑的目錄也被認可,儘管這位前蓬皮杜中心的總監因錯誤認證了偽造的馬克思·恩斯特作品而染上了污點。

另一方面,拍賣行和交易商也頻繁地提及舊金山的“畢加索計劃”,這一計劃正在不斷完善畢加索完整作品的照片。“畢加索計劃”至今已出版了28卷中的25卷。2012年出版的是“粉色時期”和完整的麻膠版畫作品,而“非洲時期”也即將推出。

根據編輯艾倫·海曼的説法,“畢加索計劃”已得到畢加索後人的許可,發佈畢加索作品的完整目錄。但畢加索的後人似乎事後反悔了,他們試圖廢除協議。這一法律征戰直到2000年才有結果,畢加索項目以前所未有的全面許可繼續出版畢加索的複製品,但也留了一條免責聲明,表示這一圖書並未獲得畢加索後人授權。

另一個被提及的畢加索目錄是“畢加索線上計劃”,這一計劃開始於1997年,是得克薩斯州的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學推出的。這一計劃蒐集各種出版物的內容,並將之整理在網路上。項目負責人恩裏克·馬倫表示,畢加索管理委員會起初試圖關閉畢加索線上計劃,但鋻於它是一項學術的、非營利的平臺,因此畢加索管理委員會的嘗試沒有得逞。借助學校獲得的融資和贊助,畢加索線上計劃已經收集到畢加索近2.5萬件作品的資料,並以每年大約1000件的速度繼續增長。

近年來,瑪雅的女兒戴安娜·惠特邁耶-畢加索也似乎成為了畢加索的權威,她正在製作一個畢加索雕塑的作品目錄。戴安娜是一位科班出生的藝術史學家,在索邦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此後她曾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蘇富比任職。據悉,目前戴安娜已經完成了其外祖父的雕塑作品目錄的第一卷,這一目錄總共將會有四卷。戴安娜表示,在過去10年,她已經完成了畢加索作品的完整數據庫:包括畢加索不同媒材的27000件作品資料。

據悉,一些拍賣公司和交易商而今經常向戴安娜諮詢有關畢加索雕塑的問題,她的意見通常被認為是可靠的。然而,根據一些熟悉畢加索家族的人透露,戴安娜日益增長的權威已經引起了克勞德等其他家族成員的不安,並推動了他們在9月關於鑒定過程的決定。

儘管畢加索作品鑒定的問題依舊懸而未決,但所有人都同意,即畢加索的市場非常蓬勃。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在拍賣市場上屢屢以破紀錄的價格成交。2010年,創作于1932年的《裸體、綠葉和半身像》在佳士得拍出1.065億美元的價格。畢加索的交易商相信藝術家的作品市場是全球性的,根植于歐美,但巴西、中國的收藏家也對之趨之若鶩。特別是畢加索某一些時期的作品尤為受到喜愛,比如1930年代的具象作品受到熱烈追捧,還有他的晚期作品也非常受歡迎。但是總體而言,畢加索的作品全部都受歡迎,芬德利表示:“每一幅畢加索作品都可以找到買家。”

畢加索對於自己的簽名始終保持著特別的迷戀。“我曾經看他簽下自己的名字,”理查森説到,他正在完成畢加索傳記的最後部分,“我們常常會草草簽下自己的姓名,畢加索卻不一樣,他的每一次簽名都好像是第一次。”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