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畢加索鑒定權花落誰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4 16:47:30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畢加索的兒子克勞德·魯伊茲-畢加索(上)和女兒瑪雅·惠特邁耶-畢加索(下)分別對藝術家作品作出鑒定。

  畢加索的兒子克勞德·魯伊茲-畢加索   

畢加索的兒子克勞德·魯伊茲-畢加索(上)和女兒瑪雅·惠特邁耶-畢加索(下)分別對藝術家作品作出鑒定。

畢加索的女兒瑪雅·惠特邁耶-畢加索

鑒定自己的作品時,畢加索常常顯得反覆無常。有一次,他拒絕在自己的油畫上簽名,並且半開玩笑地説,“論起偽造畢加索,我也是行家。”另一回,一位女士帶來一幅畢加索真跡請他署名。“如果我簽字了,就等於在創作于1922年的作品上署了1943年的名字。”藝術家彬彬有禮地表示,“不,我不能簽字。女士,我很抱歉。”還有一次,也許是因為對鑒定的工作不堪其擾,畢加索往作品上署了很多很多名字,“成功”地將其藝術價值損毀殆盡。

即便到了今時今日,畢加索去世整整40個年頭之後,他的後代如何在法國法律下行使鑒定工作,依然是個頗為棘手的問題。

“我們只需要一個權威”

據估計,1973年畢加索去世時,他已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藝術家。1980年代早期,關於藝術家身後的遺産糾紛和法律訴訟逐漸告一段落,他的繼承人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對其作品提供官方鑒定。然而,1993年,委員會內部就一套素描作品的真實性問題産生了爭論,這場爭吵導致委員會解散。自那以後,繼承人中的兩位——畢加索的女兒瑪雅·惠特邁耶-畢加索和兒子克勞德·魯伊茲-畢加索分別開始對畢加索作品提供鑒定。交易商稱這一情形“耗時而尷尬”,拍賣行對作品鑒定的需求一日更甚一日,這一過程不僅重復,而且雙方的態度似乎又彼此對立。

2012年9月,這一狀況終於發生了改變。畢加索5位在世繼承人中的4位——克勞德、帕洛瑪·畢加索、伯納德·魯伊茲-畢加索和瑪麗娜·魯伊茲-畢加索——聯合發表了一份聲明,宣佈了鑒定畢加索作品的新程式。聲明中表示,從此以後鑒定請求只需要向克勞德提出,“他的意見會得到以下署名者充分和正式的認可。”而在“以下署名者”之中,唯有一個名字缺席,藝術家的長女,瑪雅。

根據伯納德的説法,指定克勞德為唯一鑒定者是為了簡化鑒定程式,這是為了畢加索藝術市場考慮。隨著畢加索作品市場風生水起,越來越多作品在進入市場時需要這一紙憑證,即便是那些已經著錄在案的作品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前所未聞的作品出現在市場上。在這種情況下,伯納德認為,兩個不同的鑒定者已經造成了不必要的、有害的混亂。

“儘管瑪雅是畢加索的女兒,但藝術世界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伯納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們一直在問為什麼鑒定一幅作品要去兩個地方,因此我們決定向藝術世界發出這份聲明。家庭理事會是唯一的權威。”

“鑒定是一個大問題,正變得越來越複雜,特別是過去幾年裏,有大量偽造、倣冒作品,或是未經著錄的作品出現在市場上。”克勞迪奧·安德里厄表示,他是畢加索管理委員會的法律顧問,同時也是克勞德的親密夥伴,“這一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只需要一個權威,這樣才能保護畢加索作品。”

另一方面,瑪雅表示她此前對於這一決定毫不知情,“當我一個朋友告訴我這件事情時,”她説,“我差點就死掉了。”其他畢加索家族的親近者透露説,因為作品鑒定的問題,瑪雅和克勞德之間長期以來關係緊張,而在克勞德的努力遊説下,不少人開始支援他成為“唯一鑒定人”。與此同時,77歲高齡的瑪雅不久前不慎跌倒,加之其他健康問題,她已經逐漸減少了鑒定活動。根據其兒子奧利弗的説法,她“這些天真的不怎麼管鑒定的事兒”。

一些交易商和拍賣行對於畢加索作品鑒定的新程式持謹慎的歡迎態度。

“這會讓事情明瞭嗎?我不知道。”阿奎維拉畫廊總監麥克·芬德雷表示,“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作為畢加索作品的經營者,我們會遵循這一指示,”芝加哥理查德·格雷畫廊總監保羅·格雷表示,“瑪雅也許此刻不再被視為權威。但她之前所作的鑒定依然是有效的,會被尊重。”

彼此疏遠的5位血親

1973年4月8日,畢加索以91歲高齡撒手人寰,拋下妻子傑奎琳·洛克,以及在各種關係中結下的纍纍碩果——大量兒輩和孫輩。1986年傑奎琳去世,畢加索的兒子保羅則去世于1975年。出生於1921年的保羅是畢加索和第一任妻子奧爾迦的孩子,也是藝術家唯一的婚生子女。畢加索另外3位子女分別是瑪雅、克勞德和帕洛瑪,前者是藝術家和長期伴侶瑪麗-特蕾莎·沃爾特在1935年的愛情結晶,而後面兩位的母親是畢加索的另一位情人弗朗索瓦·基洛,他們分別出生於1947年和1949年。另一方面,畢加索還有兩位孫輩,出生於1950年的瑪麗娜和出生於1959年的伯納德都是保羅的孩子。

畢加索的5位血親輩分不同,生長環境不同,長期以來彼此疏遠,甚至和藝術家本人也並不親密。而今,他們共同守護著畢加索的遺産。1989年,為了結束曠日持久的爭端,法國法庭指定克勞德為畢加索遺産的合法管理者。克勞德此後創立了畢加索管理委員會,委員會管理畢加索的遺産,而繼承人共同擁有藝術家遺産的利息和版權,包括追續權和複製權。根據安德里厄的説法,近年來,畢加索的追續權每年可以産生大約15萬歐元的收益,作品交易産生的收益可達500萬歐元。然而這些收益差不多都用來打官司了,特別是他們正在與未授權複製品進行持久的鬥爭。

鑒定畢加索作品的權利,被視為一種可繼承的精神權利。當克勞德運用他的精神權利去鑒定父親作品時,他是作為個體繼承人,而非遺産管理人的身份。因此瑪雅也可以享有這一權利。根據法國法律,藝術家後裔對於祖先所創作的藝術品有一種天生的認識——或者至少是第一手的熟識——因此他們有權對作品提供鑒定。

瑪麗娜、帕洛瑪和伯納德並不參與鑒定一事。伯納德只是出版了一本關於畢加索瓷器的研究著作,瑪麗娜則寫了一本關於爺爺的回憶錄。這些年來,瑪雅和克勞德分別開始對畢加索作品進行鑒定,並偶爾會對彼此的鑒定結果提出質疑。

在所有的繼承人中,瑪雅與畢加索相處時間最長。她對於藝術家的素描作品有深刻了解,不過她也對其他媒介的作品提供鑒定。她將鑒定過程描述為一種直覺的驅使,她説:“我就像大偵探波洛。”一些畢加索專家曾經提及她不學術的鑒定方式,並對其緩慢的鑒定過程頗有微詞,但他們對她的謹慎和誠實表示認可,並讚賞她的經驗和對於其父作品深刻的理解——她曾憶及兒時父親如何手把手教她素描——而今這已發展為一種真正的鑒賞力。

克勞德的方法全然不同。作為畢加索管理委員會的主席,他是所有繼承人中拋頭露面最多的一位,也執掌著管理委員會的文檔、資料和聯繫人。克勞德助手克裏斯汀·皮諾特透露,克勞德每年接受大約500個鑒定的請求,其中只有少量是真品,大部分都是被收藏者誤以為是原作的複製品,另外有一些是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還有少量是偽造的作品。皮諾特和克勞迪厄表示克勞德經常會向其他專家諮詢,但他們拒絕透露專家的姓名。“他的研究非常廣泛。”皮諾特表示。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國際拍賣公司歐洲區主管表示,“當你需要鑒定一件作品,你得得到兩個人的同意——他們彼此看不對眼。這事非常複雜,而且沒有可操作性。你往往得等上幾個月時間才能得到答案。但如果這幅畫是某位藏家想在拍賣會上出手的,長期的等待顯然不是合適的程式。”

“市場總是會認可來自畢加索家族的鑒定,它很有分量,”米切爾-因斯和納什畫廊的大衛·納什表示,“這不是唯一的方式,但卻是市場運作的方式。”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