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歐洲宣言展(Manifesta)側記 工業味十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24 10:32:24 | 文章來源: artspy

系統中的生産者、複製者和觀看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很容易落入對資本主義宣戰的感覺。然而Cuauhtmoc Medina不想展覽造成懷疑論的印象,而是強調透過藝術的加工,而實踐到一種詩意的政治,從而思考所處的社會現狀。在此方面上,聲音作品是在空靈的煤礦大樓及至其戶外,把歷史,藝術和觀者,有效地聯結起來的表達形式。Mikhail Karikis 與 Uriel Orlow合作的 《Sounds from Beneath》 (2010-2011,錄影,7分鍾)是印象難忘的作品。藝術家邀請了一班年過半百的前煤礦工人“合唱”,倣模在礦洞地下工作時,會出現的“鏟、錘、鑽、充電、擱置”等的聲音,錄下的聲段再與荒廢的礦場環境混音,原本機械的聲音經他們集體演繹成一種幽靈般的呼召,錄影拍攝礦工面龐的近鏡時,工人的歷史經驗在作品中簡單而強的散發著感染力。

國際歌原本是詩人Eugne Pottier相信在國際工人協會帶領下,無産階級會在未來勝利而在1871年創作的詩歌,及到1943年經過多番改寫和改編而成為今天強調民族身份的國際歌,於是成為大型集會,示威的遊行歌曲。Nemanja Cvijanovi?選了這歌及用音樂盒、麥克風、擴音器做成互動聲音裝置《Monument to the Idea of the Internationale》。當設在第三層的音樂盒被觀眾攪動時,一樓和室外的擴音器都會把歌悠揚的傳開,徘徊在整個歷史建築間。單調的音律彷如把經歷過的工人團結記憶,或能幻想的民族理想都被一一打撈上來。人類最深刻的記憶是聲音。而對於社會現實最有效的政治對抗,就是不要忘記歷史。

藝術調解(Art Mediation)

另外推行由仲介/調解員帶領公眾團體參觀展覽,是這次宣言展的強項之一。正如Tino Sehgal的表演作品經常只有藝術家設計的指引,透過招集Mediator(仲介/調解員)把指引執行,因此根據各Mediator的不同背景,精神狀態傳繹作品的訊息,作品的意義在於,在這之間與觀眾發生相向的交流。Mediation翻譯出來是調解的意思,中間人是沒有立場的,把雙方的意見傳達,最後達到和諧的協議。放諸藝術上,就是藝術家與觀眾對藝術的經驗,經Mediator得以疏導和交換,這是mediation獨特的地方。因此導賞這帶有階級觀念的模式有點過時,展覽mediation 的總監Yoeri Meessen説,“很簡單,因當你給別人一些東西時,別人也會想回應地給你一些東西,尤其是藝術欣賞”。畢竟藝術的定義,最終是一種體驗。這樣一來 Mediator便是繼藝術家、觀眾、策展人以外,展覽中的重要一員。當作品完成後,藝術家已死;展覽開幕後,策展的工作完結;而Mediator就是保持展覽活力的角色。因此可以理解,Medina在閉幕式上宣讀20位Mediator的名字,並隆重其事地鳴謝的原因。也因此在100,866的觀眾人次中,有三分一人也參加了這種免費的mediation團或教育項目,Genk的市長也主動參與帶團,肯定了mediation 在宣言展上發揮的重要功能。

刻下20年的歐洲DNA

歐洲宣言展創始人及執行總監Hedwig Fijen總結展覽時表示,“本地人可能不以為意的工業遺産,宣言展卻推動和證明了國際對工業歷史的興趣,及在經濟及旅遊發展上成功以新的形式運用工業遺産”。這是18年以來歐洲宣言展以藝術為催化劑的經驗,重組城市文化的成果,並帶來後續的影響。原本凋空25年的Andr Dumont煤礦大樓將會發展為再生能源科技研究中心。回溯歐洲宣言展的起源,在柏林圍墻倒下,基於90年代初歐洲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變化,冷戰結束後,宣言展的成立旨在對歐洲一體化的文化上的後續推動,促進歐洲文化和社會城市之間的對話。因此舉辦的地點多不是大城市而是遠離中心的市鎮,而現正洽談下一屆的合作國家包括維也納、俄羅斯或捷克。

2014年踏入20週年的歐洲宣言展,將會是深入研究歐洲文化基因的一屆,Fijen稱,大會主題會關於100年間,歐洲民族的一些重要轉化,如 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創造一個全新的歐洲並蘊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種瘋狂,及20世紀初,由中心大國轉化為全新的民族國家概念及包括殖民主義及後殖民主義的影響。除了歐洲本土的關心,Fijen也十分想于第11及12屆回應歐洲不論在經濟和文化上,對中國産生的恐懼,並對中國在國際間的影響力明顯地日漸強大的焦慮。就此Fijen積極地想更多與中國策展人交流及合作。

與此同時,宣言展的宗旨是要成為支援青年藝術家及策展人發揮的系統性平臺。著力開通網路平臺來鼓勵各國年輕人之間的交流,並建立了藝術家資料庫,電子畫冊,加上本身制有的《Manifesta Journal》刊物,及定期組織“Coffee Break”的論壇去深化內容的討論,這些附屬交流活動旨為推動年青藝術家及策展人發展事業提供平臺。

其實對照中國的情況,就以北京為例,雖然北京是歷史久遠的首都,但在城市規劃的急速發展下卻是中國最新的都市之一。多年的社區網路、文物建築,以至非物質的文化遺産都被拆除和分解,也少有藝術推行文化保育的項目;在藝術界、建築界、設計界或學院中,除個別舉行展覽和畫刊外,也少有一個融藝術展覽展示、學術研究、城市生活和推動年青藝術專業人才的綜合性平臺。如此一來,第九屆歐洲宣言展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例子。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