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英國國家畫廊“克勞德對特納的啟發”大展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4 10:44:3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倫敦】 英國國家畫廊的春季展“特納的靈感:來自克勞德的啟發”3月13日在倫敦開幕。19世紀初期,特納自由大膽的繪畫技巧和理性的創作手法為當時的繪畫藝術帶來了革命。這些偉大創造的靈感都來自於17世紀的藝術家克勞德·洛蘭。特納一生都對克勞德·洛蘭風景畫中的光迷戀不已,該展覽是迄今為止克勞德對特納影響最深入的一次探討,為我們講述了特納靈感背後的故事以及其革命性的藝術探索和成果是如何影響了未來幾代的藝術家們的。

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包羅了特納晚期極具表現力的作品,顯示了特納在處理畫面中光與空氣微妙關係時的精湛技巧。在他臨終前,特納在自己的遺囑中表示將《狄多建設迦太基》(1815)(Dido building Carthage)和《薄霧中的日出:販賣魚貨的漁夫》(Sun rising through Vapour: Fishermen cleaning and selling Fish,before 1807))捐給英國國家畫廊美術館,希望美術館將他的兩幅畫和克勞德的《示巴女王朝覲所羅門王上船的海港》(Seaport with the Embarkation of the Queen of Sheba,1648)和《艾薩克和瑞貝卡的婚禮》(Marriage of Isaac and Rebecca,1648)挂在一起。展覽通過照片、信件和作品講述了特納遺贈的故事以及這些作品對英國國家畫廊的歷史重要性。

本次展覽還匯集了兩位藝術家其他緊密相連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主題相同,觀眾能夠感受到克勞德的光線和風景畫對特納的影響是多麼巨大。特納和洛蘭有很多共同點,他們都出身卑微,洛蘭在12歲時成為了孤兒,特納(理髮師和假發製造商的兒子)則經常被送到叔叔那生活。他們都在相對較早的年紀獲得了成功,廣遊歐洲,藝術生涯較長且逝世時極其富有。

(摘自:artdaily,臺馨遙編譯)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