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藝術創業論》:先造神,後洗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4 10:34:30 | 文章來源: 《南都週刊》

《藝術創業論》

2月9日,村上隆在中東卡達博物館舉辦最大型個展,展覽中用他自己的形象原型翻模在美術館裏頂天立地。也許藝術家是在向世人證明,既然達明赫斯特可以賣掉身價4億的鯊魚,那麼,村上隆就可以同樣用上億價格賣掉大便、哈巴狗和他自己形象的組合擺件。他的作品、行為和言論作為一個整體,同樣在《藝術創業論》中,得到了真誠的展現。

這本書基本就是一本藝術專業版的《卡耐基成功學》,他不斷喋喋不休的有以下3點,1、成功就是發財;2、想發財就要獲得歐美承認;3、只有他是日本藝術的救星。

1、開篇他就赤裸裸的提出,藝術家的慾望是:“想要物質、想要金錢、想要權力、想要受女人歡迎”。只有金錢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是人跟世界的連接點。每一個成功學的經典案例,都需要一個慘不忍睹的起點,痛陳革命家史向來是成功企業家自傳的老舊套路。文中反覆提及的是,他都36歲了,還靠撿便利店扔出的過期食物度日,撿廢棄的紙盒箱包畫等。但是,他終於改變命運, “某年某月某日,我的作品拍到了1億2千零3日元”,頻率多到讓人不得不警覺這是否是個人品牌廣告的硬性植入。

2、村上隆的基本理念就是,“不受國際肯定的作品,就沒有意義”。他關於如何“集團創作”,“個人經歷品牌化”,“世界水準的行銷策略”,“媒體炒作”和應付“奢華的有錢人”頗有心得。他認為日本沒有辦法建立自己的藝術評判標準,只能依賴外來的權威。他的成功道路基本上就是在美國販賣日本戰敗國家的屈辱;在法國給LV包包設計花紋;在義大利託福經紀人和威尼斯雙年展的策展人是發小的私人關係而終獲機會。為委曲求全的同時,也不忘時刻挖苦一下“美術學院的藝術教授跟學生在酒屋乾杯傾吐藝術夢想”,“左翼式、偏離現實的夢幻藝術論”,可以安然去死,或者瞬間毀滅。

3、他不斷試圖將自己與畢加索、馬蒂斯、杜尚等藝術史上的經典大師相提並論,但還是流露出對死後客觀的藝術評論的深度焦慮。他對自己狀態的描述是生活“在藝術世界的地獄,不管是醒著還是睡著,都是個被扭曲的空間”,充滿了矛盾、痛苦和憤怒。他在不斷催眠般的重復自己獲得成功神話的同時,也暗示能夠幫助年輕藝術家改變命運,使他們也“如同鬥犬一樣充滿憤怒”。

本書在描述作者自己生平故事中,夾雜了大量的淺白上口的普遍真理;密布著趨利媚俗,急功近利,近乎狂熱的拜金價值觀。該書號稱藝術界最有效的行動科學,但沒有流露任何關於藝術本體的關注;青年藝術從業者改變命運的實戰法寶,但卻沒有提供任何有藝術價值的基礎。除了展現了08時代週刊影響力100的村上隆的自我膨脹的狀態和粗鄙浮躁的思想之外,也許真能助君成功?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村上隆經常拋出一、兩句聳人聽聞,傷風敗俗的口號之後,隨即果斷而無來由的把話題引到痛陳革命家史。一般來説,一個藝術家有勇氣説這些,一定是為了引起批評和爭議用的,沒想到卻在中國大陸和台灣暢銷了。村上隆身處島國,竭盡全力迎合來自於外部的強大的系統和規則,對西方中心主義的頂禮膜拜和自我虛無化的心理匱乏産生一種哀怨和神聖感互相結合的文體,如同壓力下困獸式的迸發。他試圖把自己偶然的,玩偶式的,填補西方空白式的成功,作為警世箴言一般傳授給後進的藝術小職員。

不但是一種後殖民主義下的削足適履,更是消費世代中的文化抹平,為了蠱惑對文化沒有感受力的庸眾的一擲千金,他把人生作為戲劇表演,用作品來製造拍賣天價,並用拍賣價格戰勝一切評判,堵住所有批評他的嘴。他離商業很近,離藝術很遠。在娛樂盛行,造神運動,庸俗文化全民洗腦的時代,村上隆被媒體追捧,美術院校學生的尾隨,幾乎是成為一種在熱烈場景下盲目自發的不需思考的下意識活動。他本身也成為庸俗文化勢不可擋的一個表徵,炫目,粗鄙,空洞,膚淺,與這個年代一同腐敗。《南都週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