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以變動不居為原則:格哈德•裏希特的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5 13:44:34 | 文章來源: 中德文化網

“我沒有方案,沒有風格,沒有主旨。”這句自我評價居然出自當代德國最成功的畫家之一,不能不讓人感到驚異。事實上,格哈德·裏希特的創作風格便在於不同風格之間的變幻遊移,憑藉自己的藝術天賦,他始終能遊刃有餘地將各種風格在繪畫當中付諸實踐,變動不居作為一種創作原則貫穿了他五十年的藝術生涯。


格哈德·裏希特

  裏希特從不輕信所謂進步,亦不把藝術奉為信仰,這一點似乎早已在他的生平履歷中埋下伏線:他1932年生於德累斯頓,1961年在年近三十歲時移居西德;一方面成功逃離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桎梏,而另一方面,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似乎也同樣難以合他心意。對西方現代藝術的排斥使他和齊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康拉德·呂克(Konrad Lueg,即日後的藝術品收藏家康拉德·費舍爾)和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等幾位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的同窗走到了一起。在杜塞藝術學院求學期間,他曾師從不定形藝術(Informel)大師卡爾·奧托·格茨(Karl Otto Götz),直至1963年。

  與波爾克相似,東德流亡者的特殊身份賦予了裏希特一種知識分子立場,這使他得以帶著懷疑的眼光從旁觀者角度去走近和了解那些風雲變幻的先鋒藝術流派,如波普藝術、極簡主義、概念藝術和形形色色的抽象派等等。他與波爾克在杜塞市某傢具店推出的作品展曾轟動一時,這場名為“為資本主義現實主義搖旗吶喊”的展覽一度被誤解為是故意作秀的波普姿態,實則是對消費社會的一種反諷式批判。


《魯迪叔叔》, 1965, 50 cm x 87 cm, Öl auf Leinwand

  繪畫無法忠實地還原現實

  每完成一幅作品,裏希特便愈發堅定了繪畫藝術無法忠實還原現實的觀點。帶著這種懷疑,他嘗試了攝影這一所謂更加客觀的中間手段,儘管他很清楚這種媒介所具有的個人化色彩。隨後他開始臨摹雜誌和廣告上那些千篇一律的照片,同時卻將油畫布上的描摹對象——如奶牛、人物面部、行進中的汽車、色情圖片或者類似《魯迪叔叔》(Onkel Rudi)這樣的人物生平題材等——有意處理得模糊不清,使它們呈現出一種若隱若現、虛幻叵測的效果,不斷挑戰觀者的視覺。

  由此,他也為圖像中和作為圖像而存在的影像現實賦予了一種新的真實。雖然裏希特試圖消除他作品中的一切個人印記,鮮明的風格卻依舊不容忽視。他力求使所有細節在作品中表現得一律平等,這也契合了題材方面庸常無奇的特點。


格哈德•裏希特:„Stadtbild Sa“, 1969, 124 cm x 124 cm, Öl auf Leinwand

  有關空間和觀者角色的問題

  早在上世紀60年代,裏希特便將自己慣常的繪畫領域拓展到蠟燭畫、筆觸纖柔的浪漫主義風景畫以及具有塔西畫派粗獷畫風的城市鳥瞰圖,此外他還創作了以玻璃和鏡面為材料的三維裝置藝術,以此方式來試探繪畫的空間維度,檢視觀者相對於二維和三維藝術品的角色。


《1024色》,1974年,299 cm x 299 cm, Lack auf Leinwand

  色彩領域不存在高下之分或理想配置

  對於色域繪畫、極簡主義、由正方形或長方形色塊隨機組成的繪畫,早在六十年代他便給出了基本的答案。與單一的灰色圖畫一樣,這些作品也證明了在色彩領域既無高下之分,亦沒有理想的配置方案,所有風格現象直到今天都在以各種變幻無定的形式迴圈出現。

  而在《圖集》(Atlas)所收錄的“色塊”系列中,甚至是創作于上世紀80年代的一些色彩鮮明的抽象油畫也已初見倪端。


《48幅肖像》,選自《圖集》,1971年, 51,7 cm x 66,7 cm

  《圖集》:取之不盡的素材寶庫

  《圖集》中收錄了裏希特自1969年以來的全部攝影素材,它們按題材分類排布在大型油畫板上。《圖集》是理解這位畫家的關鍵所在,對於裏希特來説,重要的是能夠隨時回溯自己的全部作品,無論是藉以實驗,還是用來系統地表達某一想法。

  裏希特認為所有的題材都具有同等價值。在他眼中,即使是完成于1971/72年的精神巨人系列《48幅肖像》,其重要性也並不比一幅頭蓋骨的臨摹圖更加突出。


Gerhard Richter: „Gegenüberstellung 2“, 102 cm x 112 cm, Öl auf Leinwand

  “紅軍旅”系列:回憶性繪畫作品

  然而在題材方面,仍有兩件作品明顯不同於裏希特的其他作品,其中之一便是包括十五幅作品在內的系列油畫《1977.10.18》。該命名取自德國恐怖組織 “紅軍旅”的三位成員安德里亞斯·巴德(Andreas Baader)、古德倫·恩斯林(Gudrun Ensslin)和揚-卡爾·拉斯佩(Jan-Carl Raspe)在斯圖加特史坦海姆監獄自殺的日期。系列中也包含了此前身亡的烏爾麗克·邁恩霍夫(Ulrike Meinhof)的肖像。

  在這組創作于1988年的題材敏感的回憶性作品中,裏希特以人物照片為模板描摹出一系列撲朔迷離的晦暗形象,對恐怖主義這一匪夷所思的社會現象進行了個人化的探討。對於任何一位觀者而言,該作品都可稱之為德國戰後最黑暗一幕的震撼性寫照。


裏希特為科隆大教堂南廊設計的花窗

  獻給科隆大教堂的禮物

  另外一件非同尋常的作品則是2006年裏希特為科隆大教堂南廊設計的花窗。該作品遭到了來自天主教僧侶界的強烈抨擊,而與此同時,在變幻莫測的燈光中閃爍的色彩奇觀卻也成為吸引大教堂參觀者流連駐足的一道風景:11,500塊手工吹制的古董玻璃根據隨機數生成程式組成了72色抽象拼圖,同時又通過重復對稱營造出一種不失莊嚴的美學秩序。

  裏希特為科隆大教堂奉上的禮物一方面印證了貫穿他整個藝術生涯的創作思想,同時亦可被視為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産。

  Renate Puvogel

  藝術史學者、藝術評論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