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美國博物館界關注珍貴館藏流失問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12 09:06:01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一名當地人喜滋滋地從休斯敦“紫禁園”扛走了一個原比例大小的兵馬俑仿製品

焦 波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已有數家博物館傳出關閉的消息。日前,由於修建環城高速公路,位於美國休斯敦的中國主題博物館“紫禁園”被迫關閉,博物館內的藝術品全部出售,一度引發當地居民和藝術公司“哄搶”。6月,美國佐治亞州的音樂名人堂博物館關閉,其陳列的一系列收藏品被搬到佐治亞州大學和佐治亞州的其他州立大學。此前,關閉的博物館還有鋼琴家利貝拉切博物館、克萊門特藝術博物館、美國奧運藝術博物館和幾家高校博物館。

這些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的關閉原因,大多是資金壓力過大。由於目前美國整體經濟狀況不佳,資金長期受到影響,部分承諾捐款無法如期兌現,一些原本實力雄厚的博物館也已經感受到生存危機,甚至放出了考慮出售藏品以“補貼家用”的消息。在這個時刻,美國博物館界除了呼籲政府和個人幫助博物館渡過難關,也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給人們帶來過藝術享受的珍貴藏品,為他們的命運而擔憂。

政府應伸出援助之手——

英國人萊斯特:原則上,正式閉館的博物館可以將館藏出售。變賣“家底”求生存實是不得已之舉。要靠出售藏品來維持運營的博物館通常是小一些的機構,在當下艱難的經濟氣候之下勉強維持開支。這時候,如果政府能伸出援助之手,博物館及其藏品可能不會遭此命運。

美國博物館學者雷斯勒:如今,“出售館藏”已經成了貶義詞。一些文化機構,例如美國國家學院博物館和布蘭迪斯大學的玫瑰藝術博物館,因為出售、或是考慮出售藏品來補貼運營經費而廣受抨擊,這一行為在藝術博物館管理者協會看來是“觸犯行規”的。即使拍賣所得都用來購置新的藏品,這些博物館仍然飽受業內批評。因此,如果還能維持,就儘量不要考慮出售館藏。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主管富蘭克林:出售藏品,尤其是出售重要藝術品,總會惹來爭議。在上世紀70年代那個經濟危機的時代,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曾經賣掉了一幅凡高和盧梭的作品,之後用這筆收入購買了卡拉西的作品。這一舉動在當時的美國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博物館方認為這樣做很合理,認為這是在嘗試合理安排博物館資産,但是人們擔心博物館遲早會後悔。直到今天,這筆買賣究竟是賠是賺,還是説不清。

“以舊換新”不划算——

美國學者理查德:許多博物館正在賣掉19世紀的巨人,換來的錢只能買某些20世紀的矮子。在現代藝術品價格水漲船高的今天,許多博物館難免産生以古典藝術品換取現代藝術品的念頭,以期保值升值並迎合受眾。藝術評判的標準會隨時間而改變,他們今日賣出的東西,明日可能便被視為具有“特殊美學價值”。

變賣館藏動搖捐贈信心——

紐約州議員布羅斯基:館藏的轉移的確會引起問題。這主要表現在會動搖潛在捐贈人的信心,有些捐贈人並不樂見他們贈送的藝術品可能會被博物館賣到市場,或是落到其他私人手中。有些捐贈人常會限定其捐贈物不得轉售,以確保他們的永久性。有些人還認為,如果博物館放棄任何人交給它們照料的藝術品,就是破壞公眾的信任。通常,捐贈人會與博物館簽訂有關協議。

美國博物館協會:布蘭迪斯大學曾宣佈要轉讓玫瑰藝術博物館的6000件藏品,以維持其入不敷出的基金,這一舉動是令人震驚和失望的,這一做法根本違反了公眾的信任和他們對玫瑰博物館應該承擔的責任,同時也背叛了那些慷慨的藝術捐助者,他們捐出這些作品是為了造福學生和公眾,而不是被該大學用於支付帳單。

轉讓館藏不能亂來——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長坎貝爾:有時看媒體的描述,好像我們在做生意似的,買進再賣出。事實並非如此。就像園丁隔一段時間會修剪一次樹枝那樣,出售館藏是任何美國博物館運營都會有的健康的程式。這並不是投機行為。大多數博物館在出售藏品之前,都會經過嚴格的估價過程,先得通過館長的同意,最後還得在董事會取得全票通過。

國內文物專家許一:在博物館系統比較完善的歐美國家和地區,藏品的有償轉讓以及委託拍賣行獲取經濟收益,雖然還會引起社會爭論,但實際上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許多不同規模、門類的博物館均在不同程度上採用這種方式,作為調劑館藏文物和藝術品的結構、數量和種類的一種手段。就其有利的一面來説,博物館通過這種做法獲得的經濟收益不僅有利於彌補博物館經費不足,更有利於優化博物館的藏品結構,提高館藏級別,豐富館藏內容。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