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美國當代藝術館:“沃霍爾主義者”冒險上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27 16:33:30 |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美國當代藝術館推出“街頭藝術”展,素以敢於冒險聞名的新任館長傑弗裏·戴奇到底將把一座地位顯赫的藝術館引向何方?

尼克·費斯(美國塗鴉藝術家)手持一根鋼管站在門口,突然之間,他跳到一位路過的行人面前大喝一聲。班克斯默不作聲地遊移到了這間窗戶上佈滿潦草塗鴉的房間。踏著滑板的男人們在由蘭斯·芒亭和吉歐弗·麥克法特裏奇設計的斜坡上來回玩耍。這個斜坡位於當代藝術館(MOCA)中的吉芬當代藝術館(Geffen Contemporary)入口處。這座斜坡通向一個個輕快活潑的夜晚,同時,也通向一個“塗鴉世界”。

這次以塗鴉為主題的“街頭藝術”展覽,預示著一個不平凡的開始:在美國歷史上這是第一次,一座地位顯赫的藝術館將自己完全貢獻給“街頭藝術”。而這個起點背後,藏著一位藝術界探險家披荊斬棘的推動。

誇張將會成為常態

傑弗裏·戴奇(Jeffrey Deitch)被任命為位於洛杉磯的當代藝術館館長還不滿一年。在此之前,他長期在紐約經營著自己的畫廊。在美國藝術界,可以作為藝術館館長的人越來越少,當代藝術館董事會主席戴維·傑克遜上星期對《紐約時報》説:“我們覺得任命戴奇為館長是一個很冒險的選擇,但是他實在太引人矚目了,吸引著董事會為了他甘冒風險。”

戴奇一貫裝束講究、彬彬有禮、精神煥發。這個對義大利定制西裝品牌Caraceni情有獨鍾的男人,同時還只佩戴自己親手設計的牛角架眼鏡。他的日常穿著和舉手投足就好像時時對記者和攝影師嚴陣以待,預備著登上書籍和報刊一般。在“街頭藝術”展開幕的派對上,同樣收拾得山青水綠的他在250多名觀眾的注視下發表了演講,其中提到:“這些藝術品壯觀、引人矚目,它們有著驚人的美麗以及讓人心跳的叛逆。”之後,在《紐約客》刊登的報道上,戴奇被評價為一位“劍走偏鋒卻有著專業判斷和敏銳洞察的人”。

與那些充滿冒險精神的董事會成員相同,在藝術圈中,戴奇也素以敢於冒險聞名。大富豪、收藏家艾利·伯德曾在2008年為當代藝術館注資3000萬美元,將這座藝術館從資金鏈斷裂的泥沼中救出。他對《紐約時報》評價戴奇時説道:“他(戴奇)是一個冒險的選擇,也是當前最為合適的選擇。”

伯德在“街頭藝術”展開幕前曾説過:“我們想要的館長是一個擅長博弈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會聽命于董事會的‘代理人’。”當伯德他們在全球範圍內展開搜索的時候,才最終發現,戴奇,這個58歲,具有哈佛大學MBA學位、具有金融學背景,曾經擔任藝術品投資顧問的藝術品經理人是最冒險也最有可能實現突破的選擇。戴奇對展覽策劃手到擒來,並且總有令人驚奇的創意。比如説,這次在當代藝術館中舉辦“街頭藝術”展覽,運用滑板、鳥窩等元素來布景。

在篩選的過程中,董事會淘汰了一大批受過藝術館管理培訓的專業人士,而選中了有“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美國知名藝人、商人)繼承者”之稱的戴奇。對此,伯德道出了他自己的理由:當他參加藝術品巡展的時候,他發現,曼哈頓已經被炫目靚麗、五光十色的本地人佔領了。而戴奇,恰好擁有這種從混亂局面中突圍,吸引別人眼球的能力。

也許,真的如安迪·沃霍爾曾經説過的那樣:商業藝術才是最好的藝術,而在城市中,商業藝術也必須以商業化的方式去呈現。在這一點上,戴奇始終堅信並忠實踐行,他公開稱自己為“沃霍爾主義者”。最近,他又在格裏菲斯公園旁邊的山上租下了8000平方英尺的房子,這座房子曾為著名影星加裏·格蘭和蘭道夫·斯科特所共有。在戴奇的床上方高懸著畫家亞·倫楊的抽象畫作品,而在旁邊的廳堂裏,則是沃霍爾的油畫草圖《之前與之後》。

如果戴奇能夠與伯德想法一致,並實現伯德的野心,那麼在當代藝術博物館之後的展覽中,誇張將會成為常態,而個性將被強調到無以復加的境地。

一個十足的投機分子?

“我想我們完全能夠適應媒體的驟變。”戴奇上周説,“藝術電影、音樂正在非常快速地發生互動,這種互動早已打亂了傳統審美理論中美的高下分野。”

然而,戴奇對於藝術圈中原有階層分佈的無視激起了諸多評論家的反感。他們認為,戴奇擔任當代藝術館的館長簡直意味著文明的死亡。“他是一個十足的投機分子,”《新共和》的一篇報道中批評説,“他將藝術館變成了銷售時髦藝術小玩意兒的店舖。”《洛杉磯時報》則將“街頭藝術”展稱為“誇誇其談、華而不實,完全取悅于膚淺的審美愛好的東西”。

然而,事實是,當代藝術博物館很少有展覽能夠吸引如此眾多的觀眾。現在為媒體的評論作一個總結和綜述還為時過早,但,伯德和戴奇能讓那些“原則上不會進入藝術館的人”都來參觀這次展覽,似乎是應當讚賞的。

現在擺在戴奇面前的挑戰,遠不止是讓那些習慣於欣賞大眾媒體上的藝術報道的人走進藝術館,更進一步的,他還應該啟迪那些人將審美眼光提高到能夠欣賞殿堂級作品的高度。

“我們必須抱著極端審慎的態度來保證藝術館中的展品的安全、真實和精到。”現在,對於當代藝術博物館來説,最為重要的使命是代表藝術的最高水準,戴奇説:“但在同時,藝術創作中也存在著乏味和形式主義的趨向。我非常希望看到的是:藝術能夠成為情感的表達,對此我很樂觀。同時,我也希望藝術館能夠向觀眾傳達這種樂觀,讓藝術品展現出對生命的探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