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安娜堡藝術節:藝術家走上街頭辦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23 17:01:06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安娜堡藝術節現場 
 

美國東北小鎮安娜堡,雖然與紐約、芝加哥、舊金山之類的大城市相比,幾乎可以説是小到不起眼,但處處田園風光,青山綠水,安逸閒適,倒也頗有自己特色。而坐落在這座小城之上的密歇根大學和在此舉辦的安娜堡藝術節,名聲更是大得很。安娜堡藝術節從1960年發起至今,已經發展到相當大的規模,擁有夏日藝術節、街頭藝術節等好幾個系列。遊人在藝術節上,可以免費品嘗食物,接受饋贈,購買喜愛的藝術品,欣賞精彩的演出,好像在趕“藝術集”一樣。今年夏初,我應密歇根大學婦女教育研究中心(CEW)的邀請,來到安娜堡做簡·坎貝爾訪問學者時,即見識了安娜堡藝術節如火如荼的場面。

全家出動的大眾節日

安娜堡夏日藝術節舉辦期間,CEW的蘇·霍夫曼研究員邀請我去看晚上的演出。下班之後,我們便一起走向位於密歇根大學中心校區的臨時舞臺。往那裏趕的人真不少,有三五成群的大學生,有攜手相伴的老年夫妻,有浪漫的中年伴侶,還有年輕的家庭——媽媽推著小車裏咬著奶嘴的嬰兒,旁邊走著兒子,爸爸脖子上還馱著女兒。蘇頗為自豪地告訴我,在安娜堡,夏日的夜晚,大家都願意一家人出來消夏,這是傳統。

夏日藝術節可算是個地地道道的大眾藝術節,當地人不僅將它視作藝術上的享受,還把它當成消夏休閒的娛樂方式。在安娜堡藝術節上,你可以欣賞到很多形式不拘一格的演出,多由民間藝人組織、民間業餘樂隊和歌手錶演。臺上,樂隊在演,歌手在唱,台下,觀眾興致來了也跟著跳。景象熱鬧非凡,卻又井然有序。

蘇帶著我離開座位去街邊的攤位上買東西吃,她邊走邊對我説:“你這個時候來安娜堡真是太幸運了。一連10天晚上都有演出,演出之後還有露天電影或舞會,月底還有街頭藝術節——都是一年才有一次呢!”

藝術家走上街頭辦展

伴隨著夏日藝術節的結束,街頭藝術節緊跟著也拉開了序幕。每年7月第三周的週四到週日舉行的街頭藝術節沒有開幕式,沒有嘉賓主持人,更沒有領導出席,但只要時節一到,美國各地的藝術家們不用號召,都會以自己的方式不約而同地來這裡趕“大集”。

藝術節舉辦前兩天,我就注意到密歇根大學中心校區的幾條街道口設立了路障,有明顯的機動車禁行標誌,還看到有志願者用白灰在街道兩邊和路中間的地上畫方格、寫數字。一問才知道,這是在規劃攤位,到時候連安娜堡市中心的幾條街道也會被開闢出來,給藝術家擺攤設點用。據載,1970年的街頭藝術節就吸引了來自加拿大和美國的220名藝術家前來參加,參觀者達7萬多人次。今年的藝術節,更有來自加拿大和美國各州的1000多名藝術家參加。藝術節舉辦當天一大早,馬路上就被藝術家們各式各樣的卡車堵了個水泄不通。藝術家開的卡車也像是他們的作品:有的被畫上了異形怪獸,有的打扮得大紅大紫,有的一看就是客貨混裝,在長途奔波的路上兼作了旅店客房。

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到第三屆街頭藝術節時,就有了這樣的規定:所有的參展作品都必須是原創的、有想像力的上乘之作,藝術家可以雇幫手,但本人必須在場。這個“必須在場”的規定實在是好,一下子就讓藝術節和普通的展銷會區別開來了。據説,當初有人向安娜堡藝術協會(即現在的安娜堡藝術中心)提議讓藝術家們在街頭舉辦藝術展並銷售作品時,還遭到不少人的反對,因為他們認為好的藝術家是不會坐在街頭賣藝術品的。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街頭藝術節越辦越紅火,現已成為藝術家們展示才華、切磋技藝的一大平臺了。

藝術節上商機無限

藝術節的繁榮讓店舖的商家和小販們看到了商機,他們紛紛出招,有的趁機把商品挂出了店門外,打出醒目的削價幌子;有的在路邊擺起賣飲料、小吃的快餐攤兒,煎餅、漢堡、比薩、三明治應有盡有;還有流動的小販兒,或在臉上涂滿油彩,或戴個狂歡帽,身上挎個大盒子,售賣冰鎮礦泉水;就連私宅門口的樹身上也貼上了標簽和箭頭——朝九晚五,停車10元。

當然,藝術節上的重頭戲還得是藝術家們棚子裏的作品,據了解,這其中很多都是為趕藝術“大集”精心設計製作的。藝術品之美在於藝術家的個性表達與絕大部分參與者産生共鳴,而現場售賣的陶器、繪畫、藝術攝影、工藝首飾等藝術品件件引人注目,華貴的飾品在簡陋的棚子裏照樣流光溢彩,確實讓參觀者感到流連忘返。美國藝人的陶藝以亮麗的色彩和大膽的造型奪人眼目,似乎不太講究做工的精湛;還有銹銅爛鐵等金屬垃圾,在這裡也變廢為寶,被焊接成了卡通人物、機器人、太空船甚至外星人等有想像力的作品。最令人稱奇的是一種鑲在鏡框裏的攝影作品。一開始,我還以為那是油畫。後來,一個老太太走過來告訴我,這是相機照出來的,只是用了特殊的技巧。筆者看到,每個攤位上都有人分發名片,一是招徠生意,二是擴大影響。儘管不少作品價格不菲,還是有很多人慷慨解囊。(文/朱榮傑)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