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西方藏家:以中國當代之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31 14:19:1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霍華德•法伯 林天苗 綁定與非綁定
 




拋盤藏家的代表人物

高德尤斯和阿奎維拉:近期引發極大震動的藏家是高德尤斯和阿奎維拉,他們的收藏家身份是有疑問的,對於中國當代藝術來説,他們的操盤行徑是借其名而行投機交易之實。

03年以來。高德尤斯及其創立的“仕丹萊收藏基金”(Estella Collection)便與中國藝術家來往密切,許諾所藏進入博物館體系,並以此低價獲得了200多件作品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精品,後經過短期的海外巡展和畫冊包裝後,07年8月這個集團的投資者把作品整體出售給了曼哈頓的老牌畫商阿奎維拉,08年4月阿奎維拉畫廊迅速套現——蘇富比香港稱這是“市場上最重要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收藏”,這批藏品最終被拍得1800萬美元,而另一批藏品也于同年秋季在紐約被拍賣。這一齣由高德尤斯與阿奎維拉精心設計的“始亂之,終棄之”式的換手套現,展現出老牌藝術品投資者的“嗜血本性”,而中國藝術圈對西方藏家的美妙期待再次遭受無情地幻滅。

 

而有意味的是目前高德尤斯旗下畫廊的經營對象已從當初的中國當代全部轉變為新水墨藝術,清盤之前的當代藝術家一個不剩,顯然高德尤斯開始涉足、投機于中國新水墨的未來市場期待,投機性藏家的企圖再次暴露;而老牌的阿奎維拉從08年中國當代專拍獲利之後,令人矚目地代理了曾樊志,從其畫廊一貫經營現代藝術名家的趣味來看,押寶在中國當代繪畫的代表之一曾樊志身上,是否又是一次投機性的藝術“收購”?

埃斯特拉:埃斯特拉是08年通過蘇富比拍賣行高調曝光的又一位西方收藏家大鱷。他所藏有1966年至2006年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超過250件,收藏特色在於媒介跨度頗大,囊括了當代油畫、雕塑、攝影、裝置、錄影,以及傳統紙媒類:水墨、版畫和素描等。埃斯特拉的收藏活動以其命名紐約埃斯特拉基金(Estella collection)為藝術品投資的對外組織,外電稱其為“全球最大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收藏機構之一”。

而就是這位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收藏中國當代的早期資深藏家,也在全球哄抬中國板塊的分水嶺之際,大量拋出“中國牌”,以求得危機之下的資金自保:從2008年4月9日香港蘇富比舉行的“埃斯特拉收藏”專場拍賣,推出包括中國當代的一線名家的100多件作品,而在同年秋季,還有近百件埃斯特拉收藏的中國當代藏品在紐約完成拍賣,埃斯特拉也極善善於推廣旗下收藏,專場拍賣前其已在美國、歐洲及中東等地做系列巡展及預熱活動。而得以慰籍的是拍賣結果都由國內市場支撐了下來,西方藏家得以再次卷錢抽身!而在類似法伯效應的鼓動下,中國當代的海外大藏家對利益回報的企圖心已充分展露,類似大規模拋盤的操作頻率在其後的09年更趨頻繁。

查爾斯•薩奇:雖然近年來其曝光頻率有所降低,但隨著約6500平方米的薩奇新畫廊揭幕以及“薩奇線上”的全球網路啟動,這位享受著操縱市場快意的藝術品投資人再次成為最值得被持續關注的國際大藏家。而薩奇也從從沒試圖遠離公眾視線,因為他深知其決定有多大影響力,其投資嗅覺也終在躊躇之後納入了當時已處於價格高位的中國當代藝術板塊。

在08年薩奇畫廊新館高調推出的以其新近收藏為主體的“革命在繼續:中國新藝術”展覽,盛況空前,但老謀深算的薩奇力圖借此開闢新的收藏疆域之際,難以預料的次貸危機來襲,而薩奇似乎認識到難以在高價位繼續持有中國當代藏品,或有意轉手歐洲藏家流通,因而就有了2009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的所謂“薩奇專場”的180件拍品的“低調出籠”。雖然塵埃落定後是皆大歡喜的結果,而國內藝術圈曾經對薩奇的熱切追捧也因此心有餘悸,於是國內藝術圈將視線轉移到本土藏家,望本土收藏能成為中國當代藝術未來有力的支援系統,已成為目前業界的共識。

下一輪接力棒將由誰領跑?

在整個西方收藏家體系的參照下,其中為數不多的個人和先驅者,在近二十年以中國當代藝術之名,被冠以趣味的引導人和趨勢的推動者的華美光環,正是由於他們較早地進入以及持續地接棒,領跑,啟動並推高了中國當代藝術的能見度,但近兩年來,似乎成為西方藏家與中國當代“衝突”頻發的時期,是“持有還是拋售”?這已成為問題。而西方藏家正自顧不暇,光環褪卻,中國本土藏家卻似乎還未做好全面接手的準備。隨著全球金融復原有待時日,可以預見的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演進以及收藏活動,將邁進較長一段時期的斷裂與空層,走上沒有明顯趣味設定,以自身邏輯演繹為主體的過渡階段!

而金融危機作為藏家之間的分水嶺,也是對未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體系的抉擇之際,但我們不能簡單地以誰買入、誰拋出的價值判斷來對收藏者做出道德判斷,以往一廂情願地認為西方藏家都是情感上認同中國藝術而實施的收藏行為,但事實上更多的誘因和發端被遮蔽了,如市場價值的判斷必然是他們考慮的權重之一,而這些收藏初期複雜的緣由必然在日後的關鍵事件上“事發”。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熱的逐漸降溫,未來西方藏家會是以價值判斷,或是情感認同,還是兩者兼有的方式再次返回到中國板塊,還尤為可知,但可以確認的是:曾經以西方藏家視線而主導中國當代藝術趣味的時代難以“迴光返照”,而國內新興藏家的日漸崛起,他們的知識背景和學習能力將能夠駕馭資金對於中國當代藝術未來的影響,而同時西方藏家的作用會被持續下去,其結果是造成兩股藏家群體的趣味和行為模式互相角力作用的態勢,而這種想像中的競爭局面也相信將能抵禦住下一波的低潮和衝擊。

   上一頁   1   2   3   4   5   6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