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薩奇二三事:這個時代最成功的藝術商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05 10:40:11 | 文章來源: 《東方藝術·大家》

薩奇先生

文/宋力

供稿/藝術英倫

如同長久靜默中蓄力揮出的一記重拳,惜言如金的薩奇首開尊口並集結成冊——《我叫查爾斯·薩奇,我為藝術狂》(My Name is Charles Saatchi and I Am an Artoholic)近日隆重登場,由被譽為“藝術福音傳播者”的費頓出版社(Phaidon Press)策劃發行。昔日的廣告巨頭、今日的收藏大亨再次成為當代藝術界的焦點,只是這次,他從幕後走到了幕前。

這本售價僅為5.95 英鎊的平裝書,被《衛報》(Guardian) 形容為“比任何腐爛的牛頭——暗指達明安·赫斯特的作品——都來得震撼”。寥寥數頁(164頁),以訪談的形式集結了數年來記者、評論家及大眾的種種好奇,正如該書的副標題所述“一切你需要知道的關於藝術、廣告、生活、上帝及其他的謎題——還有那些你不敢問的……”,薩奇的神秘感也在這“解謎”的過程中逐漸散去,多樣面目一一呈現,或坦誠、或淺薄、或幽默、或晦澀,當然,書中最大的亮點依舊莫過於“藝術與收藏”。

關於藝術

Q:面對一件新作品,最先吸引你的會是什麼?

A:通常吸引我注意力的,是那種看起來不像我之前已見過100次的作品。又或是它在視覺上給人以極其愉悅或厭惡之感,後者中99%的作品的確令人反感,但也有少數作品雖然很怪,卻時不時竄入腦際,值得回味。

Q:誰是你迄今為止最樂於發現的藝術家?

A:多年來,我有幸在一些藝術家創業之初便接觸到他們的作品,這讓我深感“發現之樂”。我沒有點石成金的本事,我“發現”並喜愛的很多藝術家至今仍寂寂無聞。我在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的首次個展上便購得她的作品,在紐約東區一個現已消失的小畫廊裏,買下了傑夫·昆斯(Jeff Koons)處女秀中的大部分作品。現在的我聽起來似乎有些自鳴得意,但事實上,我與很多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曾失之交臂。

Q:你認為哪位21世紀初的藝術家會在100年後仍經得起考驗?

A:2105年的藝術史會像其他藝術史一樣殘酷:除了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唐納·賈德(Donald Judd)、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外,其他眾多藝術家都將只會被一筆帶過。

關於收藏

Q:你一直被形容為“超級收藏家”“這個時代最成功的藝術商人”,回顧過去的20年,你如何評價自己的藝術活動?

A:誰在乎我被形容成什麼?藝術品收藏者在某種程度上可説是全無用處,藝術本身才是焦點所在。我購買我喜歡的藝術品,將它在展覽中炫耀,如果我願意,之後會賣掉它並購買更多的藝術品。我幹這行三十年了,人們現在明白了為何我要賣掉作品,並不是因為我不喜歡某些作品,我只是不想什麼都存著。

Q:同甲醛中的鯊魚相比,繪畫作品會是種更好的投資嗎?赫斯特的鯊魚作品現在看來比過去幹巴了,可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的布上繪畫看起來仍舊和十年前一樣,並且更易於保存。

A:投資沒有規則。鯊魚沒問題,藝術家的糞便沒問題,布上油畫也沒問題——藝術館的專職人員會維護修復這些作品,藝術家只應負責創作。

Q:國家應該花更多的金錢用於大師作品,還是用於購買年輕藝術家的作品?

A:冒著被藝術人士淩遲處死的危險,我要説,實在沒有必要以新藝術為代價去拯救古典藝術。將提香的作品挂在國家藝術畫廊(National Gallery),和挂在盧浮宮(Louvre)、烏菲茲美術館(uffizi)相比,能有多大的區別?現在不是18世紀,人們會旅行,沒有必要為了狹隘的民族自尊去收藏古典名作,有更多活著的藝術家需要扶持。

Q:我對當代藝術知之甚少,但我想投資一千英鎊,有何建議?

A:購買溢價證券。除非你有幸能打敗專業人士,否則藝術投資無利潤可言。買下你鐘意的藝術作品,數年後它帶給你的快樂累計起來就值一千英鎊了。也可以花時間找些特別的東西,因為尋找本身就是樂趣。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