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海外

卡拉·沃克(Kara Walker)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21 09:05:47 | 文章來源: artspy藝術眼

卡拉·沃克(Kara Walker)是當代非裔美國藝術家,她的作品主要探討種族、性別、性、暴力和身份地位等。她以其房間大小的黑色剪影靜態舞臺創作而聞名。卡拉·沃克現居紐約並且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系碩士導師。

卡拉·沃克(Kara Walker)

 

“我最早的記憶之一是我小時候在父親的車庫,也就是他的工作室中,當時我坐在他腿上看他畫畫。那時我想:‘我也要這樣’……”

卡拉·沃克(Kara Walker)1969年11月26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斯托克頓(Stockton),她退休的父親是一名受過正統教育的藝術家、教授和行政官員;她的母親是一名行政助理。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卡拉·沃克逐漸的被啟發並顯露她的藝術天分和才華。

我們追尋卡拉·沃克出生的時間和地點,似乎很難理解她選擇種族問題作為主題的原因,因為要求人權以及爭取黑人地位的運動她都未曾經歷。然而,直到她13歲的時候,舉家搬到了亞特蘭大,她的生活也隨之改變。在那裏她發現她和別的孩子並不能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她開始或多或少地意識到,她是個黑人,並且因為這個她感到憂傷。高中畢業之後,卡拉·沃克開始學習藝術,並在亞特蘭大藝術學院獲得繪畫/版畫美術學士學位,在羅德島藝術設計學院獲得繪畫/版畫的美術碩士學位。

卡拉·沃克在1993年從羅德島設計學院研究生畢業開始從事剪影藝術。她被美國早期的剪影吸引而深入研究這一“粗劣的藝術”。

剪影藝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後期法國凱瑟琳·戴·梅迪奇時代。這項裝飾性工作,因艾蒂安·戴·史路愛特——路易十五時期非常另類的法國財政部長,他有裁剪黑紙肖像的業餘愛好,于18世紀下半葉變得流行起來。18世紀初,剪影開始在美國貴族和富裕的中産階級中的流行,並作為藝術形式獲得肯定。但是,到19世紀中期,“剪影”幾乎名望全無,被認為是手工藝而非藝術。到20世紀早期,剪影又成為市場上大受歡迎的紀念品。

I’ll Be a Monkey’s Uncle 1996

PASTORAL 1998

 

African American 1998

 

卡拉·沃克將事物形象簡化成黑與白的剪影為敘事手段,引領她的觀眾進入到她所關注的黑暗的歷史洪流中。卡拉·沃克的剪影使得戰前南方的民間藝術得以傳承。她的作品會讓人想起安迪·沃霍爾20世紀60年代的波普藝術(事實上,沃克坦白她一直都很崇拜沃霍爾)。

 

Gone, An Historical Romance of a Civil War as It Occurred 1994

 

 

局部

1   2   3   4   下一頁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Richard Rogers獲得Stirling獎
· 未來主義百年展
· 攝影師Wim Tellier將在南極做最大的攝影裝置藝術項目
· 赫斯特裝置展上的“鉛筆竊賊”被捕
· 菲利普斯倫敦當代拍賣成交410萬英鎊 低於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