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海外

提香之爭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14 10:39:53 | 文章來源: 中國證券報

英國國立美術館展出提香珍貴名畫

文/馬丁·蓋福德 譯/劉靜怡

在英國,一個出乎意料的信貸危機的再生枝節把矛盾聚焦在威尼斯16世紀畫家提香身上。最近在媒體上,在國會,在瑞士的世界經濟達沃斯論壇上,畫家提香的個人傳記的細節引起了議論。結果,大部分的政治人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面。藝術歷史前所未有的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最先出現的爭論話題是蘇格蘭國家美術館和位於倫敦的國家美術館用5千萬英鎊(7千萬美元)從蘇薩蘭公爵(the Duke of Sutherland)處購買了“戴安娜與阿特泰恩”1556-1559。價格的標簽被一位工黨的成員,伊恩·大衛德森(Ian Davidson)描述成“傷風敗俗”,後來他在英國國際廣播電臺蘇格蘭分臺評論説“很少有人聽説過提香,大多數人認為提香是一位義大利足球運動員。”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工黨的領袖,英國首相高登·布朗(Gordon Brown)卻知道關於提香的一點點資訊。在達沃斯論壇上,首相決定告訴齊聚一堂的經濟學專家和政治領導人一件威尼斯藝術家的軼事。他指出,當前是全球化時期的第一次經濟危機,“這讓我想起提香的一個故事,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在他90高齡的時候,接近完成了他最後一幅近100的繪畫作品時,他説到‘我終於開始學習如何繪畫’。”。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

就像布朗先生大多數情況下的談話內容一樣,他用一個死於1576年的90多歲的藝術家和達沃斯論壇的代表們做比較讓他的講話變得曖昧不明。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偉大的威尼斯藝術家晚年的作品相對有些奇怪。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中的“女神和牧羊人”這幅作品中的牧羊人有三個手臂,將對當代銀行家非常有用,“兩隻手舉起來投降,但第小偷卻依然放在錢櫃裏。”

沒有一個人對布朗的隱喻産生質疑,直到作為反對黨的保守黨領導人大衛·卡梅隆(David Cameron)把這個事件提到2月份的下議院的時候。“首相把事實搞錯了。”他嘲弄道,“您那天告訴我們提香已經90多歲了,但是實際上提香去世的時候才86歲。”

從那時起,提香的生日引發的爭議成為各大報紙首頁的熱點並且在現場直播的電視節目中被拿來討論。鏡報(the Daily Mirror)的一位作者説所有的政界人士都錯了,她的書中寫道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陳述提香去世的時候88歲。相對更謹慎的衛報(the Guardian)指出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堅持提香活到了88歲,而盧浮宮傾向於86歲。

同時,在卡梅隆講話後不久,支援他的黨派中的一些低級分子更改了提香在維基百科的索引。這種做法是相當不明智的,部分原因是被更改的IP地址很快就會被追蹤到是保守黨的中心辦公室,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他把提香去世的年份從1576年更改到了1572年。“他沒有必要這麼做。”卡梅隆在倫敦廣播電臺公開道歉,並稱這位職員已經得到了教訓。這位保守黨領袖在廣播中重申了他確信提香確實活到了86歲。

事情的真相是,提香的年齡問題陷入了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心知肚明”原理,實際上就是學者們非常清楚他們根本不知道提香的實際年齡。沒有關於他出生的記錄。提香本人在不同時期給出了很多各種各樣的資訊。在1571年提香寫給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信中,提香説他自己95歲了,也就是説他的出生年是1476年。但是他告訴藝術歷史學家瓦薩裏,當他1508年創作一些壁畫時他才18歲,也就是説他是1490年出生的。實際上他可能在兩種情況下都撒謊了,因為要讓自己在第一種情況下看起來高壽了,另外一種情況看起來年輕有為。所以對於提香,當代金融家和政治頭領當中終究有一個平行共通點:對事實採取一定創造性的方法看起來不錯。

文章來源:美國《藝術新聞》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看“從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
· 畫家複製提香的《阿克泰翁之死》
· 西班牙普拉多瑰寶展出 5億元提香名作到京
· 從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
· 提香•韋切利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