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塔依(R.B.Kitaj)
1932年10月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個猶太族家庭。1950年,拜美國超現實主義倡導者雪梨·德雷溫特(Sydney Delevante)為師,學習藝術,此時他還對艾略特和卡夫卡等人的文學作品有所接觸而影響其一生;1956年應徵入伍;1958年到英國牛津入拉斯金學校研習藝術;1959年秋轉入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就讀研究生;1961年與霍克尼(David Hockney)、波修爾(Derek Boshier)、瓊斯(Alien Jones)、菲利普(Peter Philips)等人在倫敦舉辦了“當代青年藝展”,並在此畫展中確立了他的繪畫藝術地位;1963年在倫敦馬爾伯勒畫廊舉辦首個個展,1961年後在英國教學、繪畫;1995年獲威尼斯雙年展繪畫類金獅獎;1997年遷回美國。
語言學家—尼薩·托倫斯 1977-1978年
在1995年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獲得金獅獎的基塔依,從此登上了當代藝術領域的高峰,他那傳統意味的架上繪畫得到了國際的認同。基塔依作品的平面化、色彩薄涂手法和表現出的歷史感,無不證實著它具有當代藝術的特徵。然而基塔依的藝術道路卻主要是從汲取傳統經驗中走出來的。
基塔依係學院出身,接受過傳統訓練,對繪畫作品持審慎態度,他那幅有代表性的鉛筆素描《艾薇·卡文迪什小姐》(1958年),看似大膽、幾乎輕率,實際上至少經過四五個小時或者兩三天時間的認真細緻觀察琢磨後,才畫得出來。他師古而不囿于古,而且在傳統畫法基礎上進行自己的創新,這在他早期繪畫中就已經表現出來。
他們來自倫敦 1975年
商場 1974年
基塔依的早期油畫受超現實主義影響,但又不同於當時的超現實主義藝術。透過基塔依那些引人注目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理誘導。看似用具體圖像隨意拼貼,實際上是他的一種從模糊空想到具體想像瞬間飛躍的表現。畫面的不完整性、跳躍感和有意味的線索,並不影響其內在的連貫性。他的作品大多以拼貼或作為一個簡明的線面形式取得效果,繪畫技巧則借用抽象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這給他畫作提供了一個現代文化和藝術家自身背景差異的巧妙的視覺隱喻。事實上,基塔依應用的技術以及風格,就像他的畫面一樣,從一個到另一個突變。任意運用他認為有趣的方法以表達意念,畫中充滿著含糊和神秘。而神秘感恰恰是他所珍視的20世紀大多數藝術家、包括文學家和音樂傢具有的共同風格。
基塔依畫作的平面化與意象交疊的傾向,使它被列入波普的行列,但他對此卻並不領情。他的作品元素來源駁雜:涉及哲學、歷史、文學、政治等多種傳統藝術,但從未借用過流行文化元素。1963年的作品《感恩節》的靈感源於薩特的劇作《無出路》。以及1964年後不時利用絲網印刷方式疊合的各類意象,便捷而形象地記錄了個人的心跡。儘管他的作品大多與消費社會無關,但這位邊緣的波普藝術家卻通過自身的藝術實踐,激發了其他藝術家對各色題材、意象進行選擇與拼合,以打破學院式的抽象和形式主義的局限。這種方法對當時的霍克尼也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遞加,基塔依的表現題材從比較單一逐漸朝向社會的外在世界轉化,受超現實主義詩歌的誘導,他的繪畫向具有同樣性質的外在和內在世界互動的詩歌性轉移。在這一點上,基塔依是反對後現代主義的,因為後現代主義有其自己的嚴肅性,而基塔依所重視的悲劇因素,恰恰是後現代主義所要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