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當下文化——弗裏達潮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1-29 10:01:23 | 文章來源: cafa.com

 

        自1990年代起,“弗裏達熱”便燃起了不少青年愛好者的熱情,影響之大,至今仍未平息。弗裏達身上所擁有的女性主義特性、曖昧的性趨向和強烈的性慾、複雜而充滿熱情的政治主張和雙重的異域文化背景,以及她向人們展示的極致的肉體和心靈痛苦、天生的反叛精神和極度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表現的情節,迎合了當時許多青年人的思想。另一位女性偶像人物麥當娜,也是弗裏達最熱情的收藏者之一,曾表示她可以“與女畫家所表現的痛苦和悲傷産生共鳴”。

        自然也有人對這種文化現象持批評態度。WashingtonMonthly的主編Stephanie Mencimer曾在她的《有關FridaKahlo的問題》(“The Problem With FridaKahlo”,2002)一文中提出質疑。Mencimer指出藝術家生平的戲劇性往往容易使人生經歷重於藝術創作本身,使愛好者把注意力放在生平上,形成一種好萊塢式的潮流(以弗裏達為題材的諸多電影和紀錄片在影視界乃至文化界都得到了很大的反響),弗裏達迷們只是對她駭人聽聞的人生(這其中很多內容不完全屬實)感到驚訝萬分。Mencimer批評推廣者們過分強調藝術家傳記的作用,竭力篩選能夠體現藝術家光輝形象的片斷,擯棄真實地紀錄和解讀,為的是贏得更多的讀者。他們將觀念化的女性特徵扣在弗裏達的頭上,導致讀者的認識偏差。

        今天藝術家/策展人ReneYanez的最新策劃——“將生命帶給靈魂”——使我們的目光又投向這位偶像式的藝術家。Yanez利用兩天的時間于08年8月展出了諸多弗裏達模倣者的照片,欲召集參與者在28號的閉幕會上通過“真人定格造型表演”的形式向人們描繪墨西哥女畫家的戲劇人生。

        招募簡章上寫道:“我們欲篩選出4到5名18歲以上的弗裏達模倣者,以富有尊嚴和激情的態度還原藝術家的生活狀態。所有模特應當以弗裏達的造型出現在選拔現場,並會要求候選人參與公眾表演。”

        街道上排滿了衣著鮮亮的候選人,每個人都梳著女藝術家標誌性的髮式、化著濃濃的連體眉毛。與Yanez1992年在舊金山的墨西哥美術館開展的“為弗裏達而狂熱”相比,這次藝術活動規模更加盛大。除去之前嘗試過的擺拍項目之外,藝術家還增添了唱、跳、單人獨白、雙人對話以及在展覽區域穿梭交織的多種活動。計劃最終選擇20名參與者在閉幕展上表演。

        Yanez強調選拔的標準不是長相的近似,而是側重每一位表演著為現場所帶來的氣氛。他説:“他們像不像弗裏達並不重要,我要找的是強烈的慾望和激情。”

        在這次五彩繽紛的慶典上,我們不再試圖尋找弗裏達本人的倒影,我們尋找的是藝術家在這些參與者身上的折射。折射的結果是否接近原本的精神已不再重要,因為目的不是再現原始情形,而是反饋當下的文化。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