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觀點

民營美術館“成長的煩惱”:造血機制亟待建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06 09:37:30 | 文章來源: 文匯報

虎丘路上一棟上世紀30年代的博物館舊址改造成了上海外灘美術館,這座定位於當代藝術的民營美術館昨天開放,首展是《蔡國強:農民達芬奇》;4月18日,淮海西路570號紅坊藝術園區誕生了國內首家夜間開放的美術館——民生現代美術館,它也是內地第一家由金融機構發起主辦的藝術展館;4月上旬,由地産商出資建造、位於建國中路1號的上海壹號美術館迎來兩周歲生日……

“中國美術教育、欣賞體系缺乏‘物證’。”這是美術界始終存在的一種聲音。據統計,700萬人口的瑞士有600座美術館;而中國的美術館數量卻只有200來家,僅為瑞士的三分之一。民營美術館的興起,無疑是對公立美術館的有益補充,但民營美術館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煩惱,也越來越為業內人士所關注。

不少展館難以為繼

本土民營資本在四處遊蕩,海外藝術基金在洶湧建倉,藝術市場在泡沫的警告聲中持續走高,一批早年間的藝術批評家和策展人開始搶佔自己的陣地和展覽平臺。有人這樣高度概括近年來中國民營美術館大量涌現的基本背景。來自市文廣局的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共有33家美術館,其中民營美術館14家,佔40%。

“建美術館容易,養美術館難。”對此,不少業內人士深有體會。美術館是個“燒錢”的地方,收藏、辦展、研究、教育四大功能,資金得不到保障寸步難行。與公立美術館有固定的官方撥款不同,民營美術館從一齣生就註定它的發展壯大與其母公司的經營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母公司經營狀況好,美術館的功能就發揮正常;母公司經營失誤,它極有可能面臨“斷奶”。因母公司資金斷裂而導致民營美術館難以為繼甚至“打烊”的事例屢屢發生。以最早建成的炎黃藝術館為例,黃胄為該藝術館的建立可謂殫精竭慮。他不僅捐獻出自己收藏的古代書畫文物200余件和代表作、速寫作品1000余件,還親自赴香港向李嘉誠、邵逸夫等企業家和慈善家“化緣”。為維持藝術館的正常運營,他一度賣了心愛的《聽琴圖》、《育羔圖》等作品。即便如此,在隨後的經營中,炎黃藝術館還是屢屢遇到資金難題,直到2007年,中國民生銀行以捐助1億元的形式入主運營才改變了這種狀況。由成都地産商投資的上河美術館于1998年10月成立,是中國第一家以收藏、展示和研究中國前衛藝術的當代美術館。該館收藏了中國自“八五新潮”以來重要藝術家的作品,其中近三分之一的藝術家在上世紀90年代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之類的國際藝術展。2001年,因出資方資金鏈斷裂,上河美術館宣告停館……瀋陽東宇美術館、天津泰達美術館等在第一波建設浪潮中誕生的民營美術館,也運營不到兩年就紛紛倒閉。

造血機制亟待建立

幾乎所有民營美術館在創辦初期都有過成為一流美術館的抱負。但是不難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本失去耐心,美術館陷入長久的平庸。客觀地説,在我國近十幾年來創建的數十家民營美術館中,運營良好、符合美術館標準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有人對目前民營美術館的投資方做了統計,95%的民營美術館背後有地産商的影子。因為興建美術館,可以讓社區文化檔次提高,樓盤價值也隨之上升,幾乎是立竿見影的事情,這被稱為“變相回報”。更極端的個案是“跑馬圈地”。收藏家郭慶祥向記者透露,有的人打著民營美術館的旗號徵地,實際上只拿其中的十分之一建美術館,剩下的用於商業開發。另一種最常見情況是賣畫,打著辦美術館的幌子幹畫廊的活計——賣畫賺錢。目前,許多民營美術館並沒有完全杜絕賣畫,只是不把賣畫作為主業而已。

“沒有穩固的內部造血機制,在資本的制約下,民營美術館想要保持學術性、獨立性,那是空想。”有位藝術評論家的觀點一針見血。在這方面,借鑒國外的經驗是很務實的選擇。比如,個人和企業向藝術機構、藝術項目進行捐贈或贊助可以享受免稅待遇,是許多國家為博物館、美術館所提供的造血機制。在這些國家,企業家如果將財産留給後代,必須支付超過50%的稅,而支援公共藝術事業是可以免稅或減稅的,所以會有大量資金流入藝術品領域。

海外藝術生態中的基金會制度也是民營美術館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只要註冊為非盈利的社會文化機構包括私人美術館、藝術家組織、博物館和另類藝術空間,便有資格申請各類政府和非政府基金。這既為美術館爭取到多種資金來源,也避免了資本對藝術和文化項目的直接干預。

本報記者 李婷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