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觀點

當代藝術進商場=“商場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19 21:44:32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文/亦 言

時下,百貨商場的功能早已從傳統意義上的買賣商品,升級到集購物、休閒、娛樂、美食為一體的綜合性層面。迫於激烈的競爭壓力,在國際奢侈品早已氾濫的情況下,經營者們開始青睞在2009年遭遇低谷的當代藝術品了。

據報道,去年10月下旬,香港新鴻基地産旗下的北京王府井新東安廣場,聯手日本野田畫廊推出名家版畫展,並稱“這是畢加索、夏加爾、米羅、村上隆、安迪·沃霍爾等世界名家的版畫作品大餐”。坐落于北京CBD金地中心的北京美美,剛開業一年已是各類藝術設計展的常客,其長遠目標是塑造一個“藝術美美”的獨特品牌形象。而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上海,淮海路黃金商圈的大上海時代廣場自2006年起多次在商業空間中舉辦藝術展覽,更是把“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定位為文化行銷思路。

仍然是各種當代藝術作品,所不同的是,一個新的名字——商場藝術隨之産生。

商場藝術,是在商場裏進行展示的藝術還是專為商場展覽而創作的藝術?顯然,中國目前的商場藝術大多是前者。那麼,筆者想問,是否藝術品從798藝術區搬到商場就是商場藝術?

商業與藝術的聯姻早已有之,在時尚領域不乏成功合作的先例,比如,香奈兒的設計與熱賣就包含著藝術家的跨界合作,法國拉法耶特商場長期展出著名雕塑家安娜·克羅米以“長江”為題材的雕塑。在一些歐美國家,人們已經普遍接受藝術消費。日本的“商場藝術”甚至成為一種傳統。

不同於畫廊和博物館,商場的開放空間和免費展出,使得這些藝術品獲得了較為廣泛的展示效果。不可否認,在商場這樣的公共空間裏,來來往往的人群為當代藝術提供了可觀的潛在購買力。但是,不同於畫廊擁有固定的展覽時間和空間,商場的檔期總被各類促銷、展示、發佈分割得七零八落,能取得展覽的機會需要“見縫插針”的運氣與“運籌帷幄”的實力,至於會達到什麼樣的展示效果,就更加難以預測了。

有父母帶小孩逛商場時,不小心打碎了藝術品的;也有觀眾被當代藝術品的誇張、變形而“雷”倒的;有誤將藝術品當做好玩的公共設施而不斷觸碰以致損毀的……總之,在現有各種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中國的“商場藝術”不得不面臨各種尷尬。

我們不能否認商場藝術開拓的艱難,但是在適應中國國情的基本原則下,展覽如何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如何向國人灌輸一種正確的藝術觀念,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商場是一個公共空間,商場藝術也毫無例外應具備公共屬性。

是過分張揚藝術創作的個性,還是關照到公眾的審美需要?發展商場藝術的關鍵不是當代藝術的名頭多大、價格多嚇人,而是在合適的空間裏展示合適的藝術品,最好對公眾審美發揮積極的作用。對於普通人難以接受的那些藝術品,是否有必要選擇商場這樣的公共空間?這是涉及對藝術的尊重,更是對商場藝術的追問。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國際著名藝術策展人溫琴佐·桑福談當代藝術——創意比作品更重要
·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近期活動展訊
· 台北當代藝術館執行總監——石瑞仁
· 朱其:當代藝術的第一要義
· 為什麼他們比中國人更了解中國當代藝術?
· “藝術家都是當代藝術探索的在場者”——訪忻東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