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周文翰:一場大型美術館的“大躍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3 09:54:13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近日浙江美術館在杭州開幕,據説光展覽面積就達到9000平方米,以正常速度走遍這裡的14個展廳內外需要花三個多小時。這大概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美術館了,浙江發達的經濟足以讓他們負擔這個龐然大物的修建,同一時期,江蘇、廣東、北京等十多個地市新建美術館的計劃也熱火朝天地展開,十足有文藝盛世的架勢。

可除了北京的幾家收藏豐富的國家級大館,常去各地美術館、博物館、劇院參觀的人也許會和我一樣感到裏面的冷清氣息。比如,半月前去揚州市新建的博物館看到不多的展品安放在空蕩蕩的巨大建築中,而且它位於新開發區,有多少住在老城區的人願意跑大老遠來看呢。不過想到杭州有更多人流和遊客,或許浙江美術館的命運可能會好一點吧。

説穿了,目前全國各地修建各種文藝場館的熱潮的最大驅動力既不是公眾需要,也不是藝術發展的需要,而是轟轟烈烈的城市改造運動中政績工程、經濟利益的必然。動輒幾億十幾億的工程能帶來很多實際利益和形象效應,至於建成以後如何使用就是另一件事了。

可是我必須説,既然更大、設備更先進的美術館、博物館、劇院一定會如此這般樹立起來———在今天這完全取決於政府官員的決策而不是市民、文藝團體的意見———那我們也就不必悲觀的追述前緣,而應該積極面對這個即成事實之後的命題:如何把這些大傢夥用起來,別讓他們顯得空洞甚至荒廢。

比如,現在各地的美術館除了一些當地的藝術藏品外,一般很少有能吸引觀眾興趣的大型展覽、特別展覽。這種情況下,各地的美術館可以更積極的加強互換展覽的頻率,或者聯合舉辦特別展覽,然後再各地巡迴,一方面可以節省經費,另一方面讓當地人可以不出遠門就能看到國內外的精彩文物藝術品展覽。政府的文化基金在運輸、保險上也應該給予這種巡展更多的資助。

再比如,得到中央財政支援的國家級文藝院團———它們是全國納稅人養活的,可是演出卻主要在北京一個地方———可否考慮策劃更多的巡迴演出、巡迴展覽,以合適的票價到地方去給這些建築帶去優質的展演節目。

還比如,可以讓大型展館和社區的群藝館、活動中心結合起來,大展館可以舉辦小展覽並在城市的社區裏巡展,或者把社區的人、學校的學生吸引到展館裏舉行文化教育活動,讓展館成為教育的基地。學生、社區的文化活動也可以免費利用美術館、博物館的閒置空間來舉行,讓更多人能利用這些地方。

另外,國內的美術館、文化中心也不一定要學歐洲的很多美術館那樣必須要策劃如何專業的展覽、進行精確的佈置以及要求參觀者要保持安靜等等。考慮到中國每個城市的人口數量之大,以及時代的變化,引起的美術館守則也是可以調整的。在我看來即便吵吵鬧鬧也比冷冷清清要好,各地美術館不妨設立更多的免費網吧(可以限定只能參觀和文藝有關的網站、視頻和音樂)、免費的兒童樂園和有特色的餐廳,讓附近社區的人、城市裏的家庭願意到美術館裏待半天。他們除了吃喝玩樂,免不了要掃一眼這裡的藝術展覽,慢慢接受這種藝術的熏陶。

美術館是不會動的,但人們樂意的話會用腳走進去。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浙江美術館推出大規模黃賓虹展
· 重慶又添一家美術館 市民免費看展覽
· 浙江美術館開館 讓“閱館無數”的人也為之振奮
· 思維創新是美術館良性發展的關鍵
· 萬盛園美術館開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