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誰動了李可染的遺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14 17:40:16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本報北京訊 屠悅 國畫大師李可染的名作《九華山》下月即將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拍,估價不菲。而與此同時,他的親人們卻圍繞著大師留下的畫作打起了官司。

日前,李可染長孫女、也是原告之一的李冬梅向媒體透露,她已向法院遞交訴狀,將李可染遺孀鄒佩珠及其三位子女告上法庭,原因是李可染的大量遺作去向不明。按李冬梅的述説,幾年前,李可染的子女發現其父親作品在沒有通知全體繼承人、未經繼承人允許的情況下,經常出現在拍賣行中或被贈送。李可染子女希望對其父親的遺産再次清點,就遺産的保管問題再次共同商議,均遭到鄒佩珠的拒絕。多次協商未果,幾位子女把鄒佩珠告上了法庭。

1939年,李可染的原配蘇娥去世。1944年,李可染與鄒佩珠結婚。1989年,李可染突然病故,留下大量的繪畫精品和藏品。為保護一代大家作品的完整性,1991年,李可染與原配蘇娥的四位子女和遺孀鄒佩珠及其三位子女一致協商同意,將所有作品暫時交由鄒佩珠保管,保管期為五年。李可染遺孀鄒佩珠表示她目前保管的李可染繪畫作品僅200多幅,但李可染前妻所生子女稱應為500余幅,他們日前訴諸法庭,要求二審法院查明李可染遺作下落。

據悉,早在1989年末和1992年,在鄒佩珠和其子李小可的主持下,對李可染的部分作品進行了清點,兩次清點所有繼承人都在場,並進行了現場登記,且留有清冊,人手一冊,其中1989年清點時共500余幅。而到今天,鄒佩珠表示保管的全部作品只有200多幅。

鄒佩珠堅持認定其保管的李可染的繪畫作品目前僅200余幅,一審法院在審理後目前支援鄒佩珠的認定。李可染的幾位子女作出決定,將提出二審要求,法院不日開庭審理。

記者近日聯繫上了李小可,作為李可染和鄒佩珠的長子,他表示:“這是挺複雜的問題,越説越不清楚,反正我們覺得還是看法院判定吧。”

本報瀋陽訊 楊競 王臻青 為紀念中國當代著名畫家李可染, 3月6日,河山如畫·無涯惟智國畫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本次畫展以紀念李可染先生百年誕辰為主題視點,共展出李可染藝術基金會收藏的李可染先生不同時期的部分山水畫作品及其寫生、速寫、畫稿等珍貴資料及其後人、後學的山水畫作品75幅。觀眾在觀賞的過程中將會充分感受到畫家寄寓于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山水畫理念,以及解決繼承與借鑒,生活與創作,推陳與出新的創作經驗。展覽還包括李小可、李庚、姚鳴京、鄭煒、王海鯤、張寶澍6位李可染大師的哲嗣與宗門後學的作品。他們直面生活,自創新意,注重對中西繪畫藝術的吸收,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形式美感。本次展覽由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文化廳、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北京東方華夏藝術中心主辦,瀋陽瑾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遼寧省博物館等單位協辦。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