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觀點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彭德:市場退潮與畫家淬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26 00:10:51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國人熱衷攀比的習氣經過市場狂飆的煽動,變得瘋狂和怪異,以致如今的畫壇,大師多如狗,名家遍地走。名家是需要積累的,真正的大師還沒有出現的徵兆,各地畫廊的庫房堆滿的大都是各式各樣的高級行畫。那是各地分封或自封的大師和名家的庸作。由市場導演的這個愚人節正在收場,離譜的價位正在跌落,大打折扣的庸作正在讓投機商吐血。這種悲喜劇如同黑色幽默小説編造的荒誕故事,轟轟烈烈而又不堪回首。

    畫壇大師的必要條件是有敏銳的直覺,有過人的技術,有豐富的知識,有不流俗的閱歷,有長遠的價值判斷,有種種過人的見解,有為眾人擁戴的品行,或者有特立獨行的氣質。這種萬不見一的人物即便沒有絕種,也是寥若晨星。可怪的是,而今的畫壇很多不適合從事藝術創作的角色,紛紛擠進了這個行當,使得做為人類精神燈塔或精神寓所的藝術變形變質,變得缺乏思想,缺乏見識,甚至缺乏趣味。在有史可考的中國藝壇,儘管沒有一個朝代像今天這樣充滿活力,卻也沒有一個朝代像今天這樣富有小品色彩。

    冷眼觀察當代中國畫壇流行的庸作,鑒別它們繞不開下列特徵:一是徒有其表的細密行畫,畫面堆砌著繁複、瑣碎的工匠作風。二是徒有其表的“大寫意”潑墨畫,包括矯揉造作的行書與草書。單純靠毛筆和宣紙寫字的書法,發展的空間即使沒有走入盡頭,也早已變得異常狹窄。書法幾乎到了不造作就沒有出路的地步,比單純的水墨畫更不可能創新,除非你改用別的工具和材料另起爐灶。水墨畫是講心態、講境界、講品味的藝術。古人畫畫,五日一石、十日一水,那是一種閒散的心態和超脫功利的狀況。而今趨功逐利的畫家,如同印刷假鈔的鄉鎮機器,不斷在重復而且粗製濫造。這兩大類作品境界空洞,看不到畫意和畫外之意,同人、同這世界沒有關係,既沒有直面人的心態與狀態,也沒有反思、批判或疏離這個世界的意向。

    市場大躍進與藝術大躍進帶來的大量庸作,從美術史的角度而言,缺乏收藏價值。它們造成的負面影響,首先會澆滅整整一代藏家的熱情。對此,人們有理由認為,經濟蕭條與市場退潮將會使畫壇變得理智。經濟危機從谷底上升而恢複元氣,通常需要三年。

    彭德: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