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楊柳萬千條》 蘇天賜 108×108cm

  這是一幅描繪勞動者的畫面—— 春風吹拂的季節,幾名少女被塑造成為典型的新中國建立初期光榮的農民形象——她們雙手有力,挽著袖子,搭著毛巾,臉上洋溢著成為國家新主人的自豪,畫面充滿了建設祖國的澎湃激情。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建設熱潮中,出於對時代精神的表現和新生政權的需求,涌現出無數描繪社會百廢待興、建設的優秀畫作。這張畫亦不例外,但它略有不同——在描繪出勞動場景的同時,還顯露出作者對藝術詩意的追求——三名少女衣著鮮艷,身姿婀娜,被隨風起舞的柳枝包圍著,她們身後遠處天光水影,分明傳遞出草木蔥蘢、水氣迷蒙的江南氣息。

  畫的作者是蘇天賜,他“用普通人的眼光來觀看”,縱然這一系列畫作因過於詩情畫意,被嚴厲批判為“歪曲勞動人民”,但他的內心仍忠於感覺,堅守自己對社會和自然的特殊體驗。因為他的老師林風眠很早就把他帶入了藝術的殿堂,告訴他要深究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悠久的兩條文化長流,並忠於自己的感覺。悟性超凡的蘇天賜在弱冠之時便創作出《藍衣女像》、《黑衣女像》等一系列融合中西、妙手天成的佳作,只可惜世事變遷,戛然而止。

  建國之初,運動不斷,蘇天賜始終無法專心投入在畫布上進行全心全意的創作,縱有《擬古風的肖像》、《節日試新衣》、《維吾爾族少女》等受畫壇好評的作品面世,但多少帶著“我也能這樣畫”的年少氣盛。在迷茫中,他再度進走了文革十年,他自嘲“自己是一壺燒不開的水,它燒燒停停,總在盼望那爐火的再續。”

  直至改革開放,年過半百的蘇天賜才迎來藝術的新生,現實已把他隔斷的四分五裂,是大自然重新喚醒了在他沉寂多年的感覺,春的生機,夏的濃郁,秋之豐饒,冬之靜穆……都是他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50年代,與太湖東山的相遇,使他找到了與之神交的另一個故鄉,他每年都要外出寫生,眼前的“無序之美”讓他激動,進入“無我之境”,把自己化為一片斑斕。他説“我審視我的作業若有所得,也若有所失。我想,我應‘朝聖’去了!”

  他進入了第二個創作的黃金期,在赴巴黎考察之後,他更堅定了對東方意韻的追求,他説“當我們從東方眺望這些西方藝術的高峰時,覺得遙不可及,經過細細尋找,開始辨認出來這都是人類心跡的延伸。它們所達到的高度都是有跡可循的;無論東方、西方都是一樣。它們相距其實並不遙遠。”

  80年代之後,蘇天賜由對外在形式的探究,轉向內心意象的抒發,他不斷弱化具體場景和真實細節,取而代之的是更為闊大的境界和更為強烈的主觀意象。他不顧年邁,堅持外出寫生,探尋著孕育于自然之中的生命律動,到了晚年活力依舊,而愈加爐火純青,隨心所欲。

  2004年,蘇天賜被查出身患頑疾,但他達觀從容,在之後的三年半中,他還做了精力充沛的健康人也難於完成的工作,依然寫生於洞庭,皖南,最後一次是武夷山。在這次中德藝術家交流活動中,他與夫人謝絕了滑桿,手拄拐杖攀上最高峰,畫成了《萬古相依》,回南京後,他選擇了一幅更大的畫布,想畫的更完美,但遺憾的是命運沒給他機會,這成為他最後的畫稿……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讀到楊絳翻譯的英國詩人藍德的小詩,《生與死》,反覆吟頌,非常欣賞。他改動最後兩句,贈與了夫人——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

  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只要火苗還在

  自有春暉滿懷

  這也成為蘇天賜一生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