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晚,講座“岡特·蘭堡:海報設計之視覺詩人”在中央美術學院七號樓報告廳進行,主講人為美國菲奇堡州立大學副教授Stephen Goldstein和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副教授Richard Doubleday。
岡特·蘭堡是歐洲“視覺詩人派”中一位極富創造力的海報設計大師。蘭堡的海報設計在平面設計史上佔據著一席之地,他把生命帶進藝術設計領域,是圖片設計歷史中一個成功的典範,體現了在廣告設計中由尋常物體衍生出來複雜視覺暗喻的應用。他使觀察者投入到對社會、政治、文化一體的積極對話當中。他獻身於視覺資訊的製作,遠遠超出了對社會的表面認知,而以一種深遠真實的方式尋找和陳述廣告主題。
岡特·蘭堡關注戰後德國社會的政治和文化話題,吸收了意識性規則,通過攝影、實物和機械結構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進入文化環境中的廣告海報世界。蘭堡大量的藝術作品以獨一無二的途徑表達想法和創造力,通過蒙太奇照片和並列的符號圖片,以集體圖片的創新製作來表現主題。他的工作體現了強有力的政治聲明和社會義務及一種詩意的海報設計方式,活躍于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歐洲。
岡特·蘭堡的海報設計通過對形象化的圖片進行拼貼,以蒙太奇攝影和照片工藝技術的操縱為基礎,賦予普通物體複雜的視覺暗喻,展示他獨一無二的圖像構造。比如一條金字塔形的魚,切碎的水果和蔬菜,一團碎的金屬垃圾,一直流血的家蠅,一隻豬的耳朵,毛毛蟲,變成各種知識的書,一把燃燒的椅子,等等。
蘭堡在1960年至1988年的海報中常常描述田園實物,講座中展示了他的馬鈴薯系列招貼畫,每個畫面都是以馬鈴薯為表現主題,他將馬鈴薯進行削皮、纏繞、切塊、上色、堆砌等處理,在平面上展示了空間效果。蘭堡對馬鈴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曾敘述到:“在寄宿學校的每個星期天我必須去剝兩桶馬鈴薯的皮,在冬天我們不得不清除在酒窖中腐爛的馬鈴薯。我收集了很多田野的薯蟲,馬鈴薯決定了我的青春,從那以後便沒有離開過我。”對於馬鈴薯的表達是蘭堡在德國歲月的自傳,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經濟衰退,他的家庭如同大多數德國家庭一樣,依靠馬鈴薯為生。
蘭堡在Mecklenburg的鄉村成長,他所受的教育仍然影響著他使用媒體和創造的方式,他經常構建想像中的物體,比如從樹榦中裁剪出一顆心的形狀、一個愛的符號,與完全荒涼的景色形成對比。蘭堡賦予了物體自己的生命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拍攝和圖片加工,這些充滿符號的圖形絕不是虛構的,他在作品中讓敘述的物體保持自己的一致,每一張海報給觀察者空間去追溯活的物體背後的暗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蘭堡的海報才會如此貼近生活,如此生動,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