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多樣性——美國當代版畫的一種趨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6-12 10:51:00 | 文章來源: cafa

6月10日晚六點半,受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之邀,華盛頓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首席策展人喬安·莫澤(Joann Moser)博士為我校師生帶了一場關於美國當代版畫藝術的精彩講座。莫澤博士也是華盛頓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版畫收藏部的主任,她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她的博士論文是對17版畫工作室進行的綜合研究。17版畫工作室由藝術家海特(Stanley Willia Hnyter)創建於巴黎,對於戰後美國版畫産生巨大推動作用,如戰後美國藝術的代表人物波洛克等人就有在17版畫工作室的學習經歷。莫澤博士近些年的研究方向主要在於美國波普藝術以及近年來興起的數位版畫。

莫澤博士的演講主要源於她兩年前策劃的一個題為“多樣性”(multiplicity)的美國當代版畫展。她認為近年來許多藝術家的創作中都體現了一種多樣性的特點,這種多樣性不僅表現在作品的主題上,還體現在藝術家的表現技巧和手段上。如許多藝術家採取了多幅並置、系列性的、成對出現的作品形式。莫澤博士認為,在如今的藝術市場條件之下,保持自身的獨特性是許多藝術家應對市場的一種策略。在“多樣性”展覽中,莫澤博士將眾多藝術家作品分成連續性(Sequence)、敘事(Narrative)、多樣性和變異性(Variations and permutations)、重復性(Repetition)、多層(Layering)、成對(Pairing)、系列(Series)七個部分。並對每個部分中的代表作品進行了逐一介紹。在介紹這七個部分之前,喬安博士首先提到的是美國著名藝術家克勞茲(Chuck Close)的版畫作品《自畫像》,作為超級寫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克勞茲的作品對於中國藝術家來説並不陌生。莫澤博士認為,克勞茲的《自畫像》作為單幅的版畫,並沒有組成系列作品,似乎很難被納入到某個板塊之中,但是她認為多樣性和複雜性是克勞茲藝術實踐的重要命題,克拉茲一生中創作過許多以自畫像為題的作品,而這幅《自畫像》可以被看做是系列自畫像中的經典之作。

在板塊“連續性”中,莫澤博士以KOS小組藝術家Tim Rollins的作品《The Creation》為例。KOS小組于1984年在紐約成立。而這件創作于2004年的作品是藝術家與一群生活在紐約某治安混亂的社區的孩子們合作完成的。在藝術家名為金字塔亞特蘭大的工作始終,孩子們通過聆聽交響樂獲得靈感,創作出這一系列帶有哥特風格的版畫作品。標題《The Creation》以及作品中對於天空、大海、動物的描繪暗示了《聖經》中上帝七天創世。另外一個系列作品《Day One-Day Seven》來自激浪派代表藝術家John Cage。John Cage最初是以音樂家的身份為人所知。他後來轉向藝術創作大多受到其音樂經驗的影響。藝術家花了七天的時間完成了這個系列的版畫作品。每天完成一張。藝術家在完成最終呈現的作品之前經歷了不同材料和技術的嘗試。最終決定將紙作為其藝術實驗的基礎。這一作品是藝術家對禪宗理解的一種延伸,尤其是對於虛空、留白的一種理解。畫面中的符號則與中國傳統經典《易經》中的卦象有關。

在“敘事”板塊中,莫澤博士則以藝術家Brice Marden的作品《Untitiled Press Series》為例。藝術家應羅森伯格(Rauschenberg)的邀請來到其位於一座小島上的工作室進行創作。到達工作室需要穿過一片茂密的熱帶小森林,而要穿過這片小森林,藝術家必須砍去一些樹木為自己開闢出一條道路。這一系列的作品就是藝術家對於這段經歷的一種感受,我們可以從作品中辨識出茂密的樹木,整個系列作品都充滿了一種熱帶雨林般的原始氛圍。另外的一組作品則來自於藝術家John Baldessari的《Black Dice》。作品標題《Black Dice》源自於一部英國黑幫的影片。藝術家在影片中截取了一個富有代表性的畫面,並在這個畫面中分離出九個抽象的細節做成九幅版畫。莫澤博士認為這位藝術家一直對於分解圖像抱有濃厚的興趣,並且希望將這些分解而成的抽象細節匯總,保留原圖像的某些精神元素。

在“多樣性和變異性”板塊裏,莫澤博士以藝術家Jim Dine的作品《Singing and Printing》為例。這件作品中的古希臘雕塑米諾斯的維納斯的形象時常出現在藝術家的創作之中。米諾斯的維納斯是愛與美的象徵,藝術家在木版的多層疊印基礎之上又附著手繪的痕跡,以此表現米諾斯的維納斯的多重象徵意味。

接下來是“重復性”板塊,莫澤博士以藝術家Andrea Way的單幅作品《Cicada》為例。藝術家在創作這幅版畫之前,收集了許多不同形態的蟬的軀體,並將這些看似相似實際上各不相同的蟬的形態轉譯到畫面之中。

在“多層”板塊中,莫澤博士舉出了藝術家Michael Platt的作品《Enough,from the new orleans series》。這作品是莫澤博士所在的美術館剛剛才開始收藏的數位版畫這一版種中的代表之作。莫澤博士認為,對於數位版畫這個新興版種的收藏還需要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他們的美術館迄今為止只收藏了那些最為成熟出色的作品。這幅作品來自於藝術家與母親在新奧爾良的一場關於颶風的經歷。那場奪去了許多人生命的颶風讓許多人至今記憶猶新。藝術家拍攝了許多死難者的照片,並通過後期處理將這些照片進行疊加。從最終呈現的作品來看,作品中間的人物雙臂舉起,如十字架上的耶穌,讓人不難感受到一種死亡的暗示。

在“成對”板塊中,莫澤博士舉出的作品都是以成對的面貌出現的。如藝術家John Buck的作品《Father and Son》,靈感來源於藝術家在1981年遊歷中國的經驗。藝術家在中國中部觀看了許多巨大的石刻,並從中受到啟發將中國特有的石像拓印技術引入到木刻版畫的創作之中。莫澤博士還提到了美國著名女藝術家Susan Rothenberg的系列作品《Mezzo》,Susan Rothenberg早年曾以駿馬的形象聞名於世,後來轉向對於人體的表現,延續了其早年對於馬的表現所體現出的直接性和心理學層面的張力。此外,莫澤博士還提到了著名女性藝術家Babara Krueger的作品《We will no longer be seen and not heard》。藝術家通過收集大量的海報照片和激進文本標語,將其並置拼貼,從一种女性主義的立場變大對於大眾媒體潛在權力的批判,在這件作品中We既是對women(女人們)一詞的暗指,也可以代表那些被社會忽略的人們。最後莫澤博士還提到了史密森尼美術館集中收藏的著名藝術家Sean Scully的系列作品,這位藝術家最近剛好在美院舉辦過講座。

據悉,最近一週,莫澤博士在北京走訪了眾多藝術家工作室,她認為,遵循多樣性原則進行的版畫創作在中國越來越多,這説明這種成系列的創作形式正成為一種國際潮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