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粉畫的傳承之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8 14:04:47 | 文章來源: 投資收藏導刊

粉畫,與油畫、水彩並稱西方三大色彩畫種,其繪畫表現力非常豐富。它作為人類最久遠的畫種,發現最早的是舊石器時期西班牙阿塔米拉洞崖畫,其作畫方法取材皆同於粉畫。15世紀後畫家多用這種畫法,達芬奇所繪《最後的晚餐》的習作稿,就是粉畫。傳入法國後,以粉畫繪製貴族婦女肖像曾風靡一時。幾個世紀以來,西方各流派畫家均多繪製粉畫,如知名的德加、畢加索都有不少粉畫作品。在國外和港臺地區,人們對它的喜愛不亞於油畫和水彩。

粉畫區別於水粉畫,是由於特製的幹的色粉筆畫在有紋理的紙或布上,直接在畫面上調配色彩,利用色粉筆的覆蓋和筆觸的交插變化而産生豐富的色調。粉畫既有油畫的厚重又有水彩畫的靈動,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另外,從材料上來講,它以礦物質色料為主要原料,色彩穩定性好,明亮飽和,經久不褪色。如吉多雷尼(1575年—1642年)的粉畫作品,至今色彩如新。

除此之外,粉畫還擁有廣泛而獨特的應用價值。它適於和其他畫種在技法上融合,同時也可應用在園林設計、裝潢設計、動畫場景設計等方面,極大地豐富了藝術創作的形式。例如日本知名動畫師宮崎駿就用粉畫繪製動漫場景,成稿的效果是其他畫種和繪畫形式所達不到的。近代新型的綜合材料繪畫,藝術家們也多用粉畫材料繪製加工。

1919年,著名的留法藝術家李超士將粉畫傳入我國,率先舉辦了粉畫展,繼而培養和影響了我國第一代粉畫家:顏文梁、陳秋草、潘玉良、李咏森以及劉汝醴、盧鴻基、丁正獻、連逸卿等。當時,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開設的西洋畫課程為油畫、水彩畫,同時也為粉畫在我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世紀30年代,在老一輩粉畫家的影響下,南方一些師範學校、美術學校以及中小學美術課裏,粉畫成為比較流行的畫種。後因戰亂等原因,粉畫曾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才由於畫家們的創作思想得到了進一步解放,創作空前活躍,也促使粉畫在我國慢慢開始發展。

老一代粉畫家顏文梁、劉汝醴、盧鴻基、丁正獻等呼籲“搶救粉畫”,並在1979年于南京舉辦粉畫聯展。1980年2月移至廣州展出,同年四4月到北京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受到中宣部、文化部和首都文藝界的高度關注,中宣部和文化部部長黃鎮、美協主席江豐為畫展寫了前言,文藝界劉開渠、王朝聞、蔡儀、常書鴻、戈寶權、柳青等30多位藝術家開了座談會。王朝聞説:“周總理曾譽崑曲《十五貫》的演出救活了一個劇種——崑曲,可以説粉畫聯展救活了一個畫種——粉畫”。1980年北京舉辦粉畫聯展以後,文化部顧問、中國美協主席江豐曾提出三項建議:出版粉畫書籍;生産粉畫繪製筆、紙材料;美術院校開設粉畫課。之後上海美術顏料廠研製了粉畫筆,浙江溫州、湖南衡陽試製了粉畫紙。浙江美院盧鴻基教授,南京藝術學院劉汝醴教授均分別為在其學院開設粉畫課教授做過不少努力。從事藝術教育的李鐵樹先生自1954年在徐悲鴻先生的遺作展上看到一幅粉畫原作後,就對粉畫情有獨鍾,立志終生追求粉畫藝術。20多年後,他舉辦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個人粉畫展,且在15個城市巡迴展出,又經媒體的廣泛宣傳向無數觀眾、聽眾播撒了粉畫的種子。而後,李鐵樹積極響應“搶救粉畫”的號召,借鑒20世紀30年代粉畫曾在師範學院、美術學校以及中小學普及的先例,在其負責的煤炭師範學院藝術系開設了粉畫課教學。經煤炭部教育司批准,1984年他開始粉畫課實驗教學,並得到五所礦務中學的配合開展粉畫色彩課教學試驗。1986年浙江省博物館舉辦首屆全國水彩、粉畫畫展的同時,在博物館另一展廳舉辦了煤炭師範學院師生粉畫教學彙報觀摩展覽,並受到觀眾好評。該項教學實驗還在煤炭普通教育研究室的調研材料彙編中發表,題為“中學美術課適宜進行粉畫教學”,並在廬山召開的全國普教研討會發言。他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著作的《色粉畫起步》一書,為粉畫藝術的推廣普及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1984年全國六屆美展首次將粉畫設為展出畫種,1986年中國美協又首次舉辦兩年一屆的水彩、粉畫專項畫展。這些為粉畫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促使更多的藝術家開始嘗試粉畫創作。

然而發展至今,粉畫在藝術市場的地位卻仍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形成這種局面,並不是因為粉畫這一畫種有什麼欠缺,而是由於為其創造的發展條件和推廣宣傳的力度不夠。在推動粉畫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粉畫藝術委員會為發揚粉畫藝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粉畫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學習和展示平臺。然而從歷屆的水彩、粉畫專項畫展覽的狀況來看,粉畫的創作隊伍仍然過小;從大力搶救提倡粉畫的角度來看,這只是杯水車薪。很多專業的藝術家對於粉畫還很陌生,誤把它認作水粉,而在諸多知名畫廊、美術館、藝術機構中也很少有粉畫作品的展示,在拍賣會中競拍的粉畫更是屈指可數。2011年,北京瀚海的秋季拍賣會上,僅有的兩幅粉畫作品均成功競拍,其中一幅是四川美院龐茂琨先生的《女人體》,尺寸38×58cm,成交價為7萬多元;另一幅是李鐵樹的粉畫作品《女兵》,尺寸24×33cm,最終成交價為8萬多。除此之外,李鐵樹、杭鳴時以及其他多位藝術家的粉畫作品也都通過畫廊等渠道成功出售。2012年,李鐵樹的兩件巨幅粉畫《澎湃黃河水》《祥和長江源》(尺寸220×110cm)被上海七寶藝術館收藏。從這種種情況看來,粉畫在中國的市場價值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然而大多數收藏家們追捧的仍然是當代藝術,這種局面令人擔憂。

在中國文聯副主席、美協副主席馮遠先生為《中國當代粉畫家叢書》撰寫的序言裏褒揚的徐悲鴻、劉海粟、顏文梁等12位對中國粉畫藝術有突出貢獻的粉畫家中,如今在世的僅有杭鳴時先生和李鐵樹先生。對於粉畫的傳承和發展問題,一直是兩位老藝術家的心病,他們從不曾放慢“搶救粉畫”的腳步。

2003年4月,在杭鳴時的積極倡導下,中國美協在蘇州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粉畫展。時隔8年之後的2011年12月,第二屆中國粉畫展再次在蘇州舉辦。通過杭鳴時老先生的積極普及和推廣以及蘇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援,目前,蘇州已成為中國粉畫發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而在北方,李鐵樹也借助社會媒體和多家企業的力量傳播粉畫藝術。2011年5月,由寧波天一文苑藝術館、《中國藝術市場》雜誌承辦的“李鐵樹粉畫全國巡展30週年回顧展”展覽期間,80多歲的老先生向有疑問的參觀者展示粉畫創作材料並講述基本的粉畫知識,令很多觀者感動不已。他説:“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願意嘗試,只要嘗試了,就一定會對這個畫種愛不釋手。”同年8月,應眾多粉畫愛好者的要求,李鐵樹的粉畫巡迴展在第二站北京的愛慕大廈拉開帷幕,愛慕集團的主要領導對於傳播粉畫給予了極大的支援,將愛慕美術館設置為粉畫的學習基地。在展覽研討會上,更是邀請到了中國美協水彩粉畫藝委會秘書長陳堅、華僑大學美術系教授江紹雄、北京文物公司何小平等眾多學術專家。他們紛紛表示出對粉畫藝術的支援,使李鐵樹對粉畫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如今在中國美術館對面華僑大廈一二層陳列有李鐵樹的30多幅粉畫作品,其中有多件兩米以上的巨幅粉畫作品。歷來因受創作材料限制,粉畫作品尺幅僅在1米左右,而李鐵樹越古稀之年做出這樣大膽的嘗試,實在難能可貴,這也是粉畫的藝術魅力所在。他還嘗試用油畫的技藝做出全新的粉畫作品,甚至嘗試將中國傳統水墨畫與粉畫結合,創造出新的藝術形式。李鐵樹説:“粉畫在國內的影響和傳播,雖然沒有油畫、水彩那樣既深且遠,但因為粉畫製作簡便,色彩明艷,愛好它的畫家,都想動手一試,更因為粉畫寫景狀物的表現能力,不僅不減油畫和水彩,其色彩的特異效果——輕柔細膩,和諧清麗,絕非別的畫種可以代替。”一字一句透露著對粉畫藝術的熱愛和對粉畫發展的期盼。

然而僅僅靠兩位年邁的老藝術家的力量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粉畫愛好者參與其中,認知粉畫、熟悉粉畫、傳承粉畫,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藝術媒體和機構關注粉畫、推廣粉畫。粉畫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至高的藝術價值、無限的發展前景。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成為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