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參加“乾隆特展”的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將開門辦學,與北京東城區政府合作,建“故宮學院”。最大限度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除內部各項培訓,面向業界和社會教學。據透露,故宮出版社已申請到國家社會藝術水準等級考試書畫類的資格,建立面向全國書畫學習者的技能培訓與測評系統,中國的書法和繪畫也將像英語、彈鋼琴一樣設置不同的級別,有關考級的相關培訓也有望在故宮學院舉辦。
“故宮博物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也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産。如今,它既是收藏明清皇室珍寶的巨大寶庫,也是記載明清宮廷歷史的鮮活檔案……故宮博物院的生命線,就依附在紫禁城宮殿中,順著它的文化脈絡生長、延伸……”故宮博物院在其官方網站上這樣描述自己。1925年10月10日,建立在明、清兩代皇宮及收藏基礎上的綜合性博物館的北京館,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在國人心中的位置,自然舉足輕重。今年“十一”再創單日客流17.5萬的年度紀錄,僅僅是一個表徵。事實上,其一舉一動都在高度關注中。
2011年5月始,故宮深陷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哥窯門、瞞報門、屏風門、拍賣門、封口門、古籍門、逃稅門“十重門”,遭受廣泛詬病,公共輿論給予集體性抨擊。以至於讓國人懷疑,故宮博物院是否勝任讓“它的文化脈絡生長、延伸”的神聖職守?並由此反思到該院的機制性弊端。比如,在有編制的一千四五百名故宮人裏,大致是老職工、內部子弟和社會招聘大學生“三足鼎立”。如此不鼓勵進取和創新的人事制度,就是最大的發展隱患(《人民日報》2011年8月17日)。由於缺乏相對獨立的監督機構,也使其每次應對輿論監督時的“自查自糾”成了“故宮獨角戲”。“內無憂、外無患”的體制,同樣是重塑公信的大敵。
在“十重門”的多事之秋,故宮新掌門人單霽翔曾躊躇滿志,推行多項新政,意在力挽狂瀾。此番“開門辦學”,包括招攬考級業務,無疑是某種延續。然而,如此新政頗有些跑偏或者説不務正業的嫌疑。老實説,故宮博物院當下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時至今日,一套堪稱完整的藏品名錄,依然沒有面世,甚至“故宮內的文物估計是清理多少年都清理不完的,編制藏品名錄註定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因此,故宮的當務之急,其實依舊是做好文物整理的基礎性工作,並公開館藏展出。在此基礎上,花大氣力做好故宮文化産品研發和出版,使更多的國民將“故宮文化帶回家”,以提升文化傳播功能。顯然,亟待優勝劣汰充滿活力的人事機制以及獨立公正的外部監督作為智力支援,自然也任重道遠。如此“重任”之下,卻節外生枝,把全國書法和繪畫技能測評考級攬在自己權力之下,力有所不逮不説,可怕的是作為非營利性的公益機構,從此可能變成了唯利是圖的經濟動物。更何況,中國書法和繪畫的級,該怎樣考怎樣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