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央美術美院”系列講座第四場在美術館報告廳舉行
5月24日下午,由學院造型基礎部和美術館共同主辦的“認識中央美術美院”系列講座第四場在美術館報告廳舉行。本場講座由學院原院長靳尚誼教授主講,他與大家暢談了學院80至90年代的教學變革。黨委書記高洪出席活動,造型基礎部主任高天雄主持講座。
從學院的教學傳統談起,靳先生回顧了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北京美術學校和北平藝專。他談及了中國畫和油畫中西方兩個畫種的歷史悠久性。他説,美院作為辛亥革命後建立的美術學院,是一所典型的“西方式美術學院,故研究學院傳統就必須研究油畫在中國的發展。從抗戰時期的油畫教學爭論,到建國後結合自身學習油畫的經歷,靳尚誼強調,繪畫風格具有豐富的多樣性,但都需具備堅實的寫實基礎。“要充分理解歷史和傳統,具備分辨能力,全面深刻地了解西方美術教學體系,掌握基礎、規律性教學”。此外,他認為“重視基礎”和“重視創造”是優秀藝術家的必備品質。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央美術學院在此背景下繼承傳統,勇於創新,使教學達到了新的高度:素描研究更加深入,基礎教育更加深化;畫風多樣,古典、現代等風格皆備;當代藝術開始在學院生發。1979年,靳尚誼前往德國考察,基於對歐洲經驗的冷靜分析以及國內形勢的精準判斷,歸國後靳先生對學院教學開始了系列改革調整,于90年代中期成立設計係(含建築專業),並隨後建立了基礎部和工作室。此舉不僅為當時的學院注入了新活力,且為今天的“多學科、大美術”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談及央美未來的發展,靳先生從西方藝術發展脈絡談起。他認為,西方進入工業時代後,現代藝術盛行,無論是庫爾貝的寫實主義還是印象主義,皆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現代繪畫反映當代生活。藝術品的功能也發生著變化,由實用(宗教繪畫、肖像繪畫、歷史畫等)向欣賞性轉變。當下的中國發展迅猛,現代藝術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前景。靳先生認為,當代學生不缺當代意識,缺少的是專業水準。他強調,繪畫是靠一種説不出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不斷積累、總結才會出現的,要多看多畫。“扎紮實實,明辨觀念,放慢自己,靜下心做學問是每個學生應該做的”。
高洪書記在講座結束時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靳尚誼先生為美院學子怎麼學和學什麼指出了方向,同時也為學院在走向“百年輝煌”的進程中如何找準自身位置指明瞭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