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宮法國畫家開設美術公開課上 學生對美術教育“吐槽”
作為中華藝術宮“文教結合”課程化教育的先頭項目,“中外美術教師實驗性示範交流公開課”近日在中華藝術宮藝術工作坊舉辦。學生和美術老師們共同受邀在中華藝術宮上一堂美術課,學生們對平日美術課的真實反饋,令美術老師們汗顏。
輔導15位中小學生
上課的上海協和雙語學校美術教師——法國畫家西西(Cicilye),以“蒙德里安:灰樹和開花的樹”(PietMondrian,“TheGray
Tree”and“TheBlossom Tree”1911/1912,oil painting on
canvas)為主題,現場輔導了15位中小學生藝術創作,共同完成了一場中小學美術教育展示公開課。來自全市21所大中小學的25位教師現場旁聽課程,這些教師大多從事美術教育,他們參與課後的交流與研討活動。
希望學生多探索
這堂公開課只有半小時左右,西西要求學生觀察蒙德里安的作品後,説出自己的理解和詮釋,她再來分析這張作品的精妙之處,從構圖、肌理、明暗、線條、平衡等繪畫要素,幫助學生體會這件大師名作。這堂課並不止于美術欣賞,西西隨後要求學生們當場作畫,用彩色粉筆做“樹”的寫生。上海延安初級中學學生孫樂心説:“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先畫出樹的結構,西西老師幫助我處理明暗關係,使它與背景分離,讓樹更有動感。”記者看到,在完成的學生作品中,甚至還有抽象風格的畫作。西西鼓勵學生們的想像力,她認為交流是她課程的重要部分,希望學生能夠體會到。“我不能給予學生什麼,我要讓學生們自己去思考,而不僅僅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我希望學生自己多探索,多互動。”
學生們實話實説
研討環節中,學生們對平時美術教育的實話實説,所有在場的美育教育者感到慚愧——
“美術課一週一節,老師講解10分鐘,給紙自己畫,隨後打個優良中差。”
“學校不會讓學生在美術課上嘗試國畫,怕打翻墨汁,毛筆容易弄臟教室,都給我們用蠟筆。”
“老師將幾幅畫的要素抄在黑板上,讓我們記下畫家的名字。”
此次活動是中華藝術宮深入推進“文教結合”的新探索,旨在通過館校合作的形式和課程化設置的模式,發揮中華藝術宮在全市美術教育資源的聚合優勢,借鑒國外少兒美術教育的經驗,與上海市美術教育基層學校和少年宮一起,共同探索國內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新途徑。
中華藝術宮黨委書記、副館長李勝説:“今天的這個課程是中華藝術宮積極推廣中小學生文教結合、課程化教育的一個先期的師資培訓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