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藝考艱難卻年年火爆 “曲線救國”能走多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16 16:25:53 | 文章來源: 荊楚網-楚天金報

圖為:學習藝術並非想像中那麼浪漫,更多的是孤獨和磨礪(記者劉蔚丹攝)

湖北省2013年藝術校考拉開帷幕。全省近5萬名藝術生將在各校設立的考場奔波,參加幾場甚至十幾場考試。“不要問我在忙啥,我不是在考試,就是在趕考的路上。”這是許多藝考生真實的寫照。

每年從龐大的“高考[微網志]”隊伍中分離出來的“藝考大軍”,其生活狀態如何?選擇藝考,是出於對藝術的熱愛,還是“曲線救國”?連日來,本報記者通過探訪武漢藝考培訓市場,走近藝考生,試圖管窺他們的真實境況。

高三時改學美術

每天畫畫18小時

上月一個週四的中午,吃完午飯的學生,多數在宿舍裏休息,17歲的熊佳卻在教室一角安靜地練習速寫。

在剛結束的全省美術聯考中,熊佳考了271分,超過本科資格線81分,已經過了華中師大[微網志]“校考”,如果今年夏天通過了文化課考試,就會順利進入該校了。“這個學生很勤奮、目標也很明確。”武漢一家畫室的老師古楓説,熊佳是“零基礎”美術學生——直到高三,才有了學美術考大學的打算。

熊佳的母校是咸寧嘉魚一所普通高中。在去年高考中,全校上“一本”的幾乎都是藝術生。經和家裏人商量,她從高三起改學美術。“高三之前根本沒學過畫畫,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惡補。”熊佳説,早晨8點半是畫室規定的美術課時間,她每天7點就坐在了畫室裏練速寫了。按照老師制定的時間表,速寫練到上午9點多結束,然後是頭像練習,下午改成素描。晚上6點多,下課鈴聲響起,她收拾起畫夾,趕到樓上的食堂買了兩個小菜和一個饅頭。吃完飯,又趕回畫室繼續練畫。“晚上練習畫畫,思緒會更平靜。”熊佳告訴記者,有時候會畫到淩晨1點,“直到看守女生宿捨得阿姨要鎖門了,跑到畫室來喊才停下來。”

像這樣,熊佳每天畫畫時間長達18個小時,期間只有吃午飯、晚飯以及去衛生間才站起來過。説這話時,熊佳捶著腰部,“還好這個強度我還能受得了,聽老師説,往年有的師兄師姐把胳膊都畫腫了。而我,只是坐得有點腰酸。”

熊佳説,既然是中途才選擇了這條路,只有拼命地練習、多練習,“就像畫一個蘋果,畫了上千遍的人跟只畫過幾遍的人,畫出來的效果肯定不同。”

文化課單科考試偏難

本省藝考生“有些吃虧”

“現在校考結束後,要全力抓文化課學習了。”熊佳説,她已過了華中師大的校考,但還想往中央美院奮鬥。不過,她最擔心的還是文化課。

熊佳的擔心有個原因。中國美院、中央美院等這些名校每年除了“校考”、高考文化課分數要求外,對英語、數學還有單科分數要求。

在食堂吃飯時,熊佳有些無奈地説,“由於湖北是高分考區,每年的數學、英語試卷有些難。但名校對單科分數線的要求是全國統一的。這樣,湖北藝考生在這道硬杠杠面前有些‘吃虧’。”

熊佳舉了個例子:班上有名復讀生叫李靜,每當回想起去年藝考與高考經歷時,仍抑制不住心酸。當時,李靜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湖北省美術統考考了260多的高分,她的目標是考中國美院。2011年的冬天,李靜專程前往浙江杭州,選擇了專業培訓機構進行集訓。“在宿舍聊天時,李靜給我們描述的畫面是,中國美院附近的站臺上,燈箱被培訓廣告貼得滿滿噹噹;地處郊外,把空的養殖場當做教室,帶著耳麥的老師指著投影儀,給上千名學生上課,場面像極了恐怖片裏的魔鬼集中營……”

據了解,去年這個時候,來自全國大約10萬人參加了中國美院的專業考試,李靜在藝術設計專業中取得了600名的好名次,只要文化課高考發揮穩定,考入中國美院幾乎不成問題。但恰好去年湖北高考數學科目難度較大,李靜沒有發揮出平時的水準,因此錯過了中國美院。

雖然按照當時的成績,可以上到國內其他較好的藝術院校,但李靜最終選擇了復讀,準備今年再次衝擊中國美院這一目標。

半年培訓花費4萬餘元

高額投入遭遇尷尬出口

3張高低床,5名藝考生。這就是熊佳的宿舍。

屋內除了生活用品外都是畫具。宿舍有空調,公共浴室有熱水器。在同一層樓裏,住了100多名和熊佳一樣的藝考生。“我的夢想是將來當一名服裝設計師,其他的暫時沒考慮太多。”熊佳説,她知道藝術生將來的就業很難,但藝術之路是自己選的,必須堅持走下去。“當初如果沒有選擇藝考,衝擊全國知名高校,甚至一本院校的夢想都沒有!”

去年9月,剛上高三的熊佳就來到武漢,在現在這所畫苑接受強化培訓。至今學習半年多,已經花了4萬多元。

熊佳詳細地給自己算了一筆賬:去年9月到今年,在畫室交培優費2萬多元。春節前,她又報了一個文化課衝刺班,交學費8500元。從今年1月起,參加不同學校的校考,報名費花費5800元,還有筆、水彩、畫板等耗材共花去3000多元。“其實我還算節約的,一位同學去北京上輔導班,半年學費就是5萬。”這名17歲小姑娘,家庭條件並不算理想,一家四口的開支都靠爸爸做點小生意,她還有個上幼兒園的弟弟。

熊佳原本打算報考南韓的藝術院校,但父親出不起每年五六萬元的學費,不予支援。現在在武漢這邊學習,除了父親的經濟支撐外,就是室友們的互相鼓勁。

熊佳盤算著,即便真考上了,一年學費估計也得上萬元,“這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熊佳説,對於未來,她沒有一點底氣。

中國科學院一份就業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藝術類專業是大學生就業率最低的幾個專業之一。教育部的統計也表明,近幾年,在招生增長過快的專業中,藝術類名列榜首,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參照師姐師兄們的經歷,藝考生畢業後大致有四個走向:專業知識強的,自己成立工作室繼續從事繪畫;有的到學校當正式老師;有的到培訓機構當兼職老師,收入不穩定;還有部分就轉行了。“總體來看,近五成藝術專業畢業生,比較難實現對口就業。”

藝考艱難卻年年火爆

“曲線救國”能走多遠

去年,武漢一所一本院校對其藝術學院新生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297名新生中,因為興趣、愛好而學藝的為164人,佔總數55%;從小學習藝術的學生僅有11人;從高二、高三轉學藝術的學生有168人,佔總數的57%,其中,有12名學生是在復讀時才改學藝術。“相當多的學生是因為學習藝術比較容易考上好大學,或者是因為自身文化課較差而改學美術。”武漢一家畫室負責人稱,據他了解,有的高中為了提高升學率,還會動員組織部分普通高考生集體轉投學藝,從而加劇藝考的功利性。“我就是在復讀的時候才突擊學畫畫的。”談起自己的藝考經歷,來自內蒙古的考生劉軍仍是一臉無奈:“我並沒打算把藝術當做今後的從業方向,但為了能上好學校,只能這樣‘曲線救國’。”2011年,劉軍首次參加高考卻鎩羽而歸,分數剛夠上個大專。一直對他抱有厚望的父母和老師經過反覆商議,建議他再復讀一年,且從普通理科生轉為文科藝術生。“其實,畫畫並非我的愛好或天賦。只是因為成績不好,如果參加藝考,就有希望考一所好大學。父母的理由是,現在就業壓力很大,如果讀一所不知名的大學,將來更不好找工作。”

記者了解到,今年,湖北又將迎來5萬名藝考生。茫茫藝考大軍,讓熊佳備感壓力。

相對於普通高考,藝考生的文化課分數線比較低,最大分差約100分。因此,在許多高三學生眼裏,文化成績不理想,直接參加高考上大學“走不通”,藝考不失為一種選擇。但現實中,專業成績上線,並不意味著就能成功考上理想的大學,只有極少數能夠進入一流的藝術院校。

在武漢從事了14年藝術教育的古楓老師表示,真正的藝術到最後還是拼的文化修養,比如表演專業,有文化底蘊的孩子才能對作品更深刻地表達。

湖北省美術特級教師朱公瑾建議,選擇“藝考”,首先要有興趣和天分;其次,藝術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參加“藝考”不能只顧專業不顧文化。第三,要找準定位與目標。各個行業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已經比較突出,考生可提前對未來做出大體規劃,在入校後根據興趣和需要,再輔修其他專業以保證將來的順利就業。(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考生姓名為化名)(楚天金報記者郭會橋 劉輝 梅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