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藝考生被老師“賣”給培訓學校 最高回扣50%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1 17:11:03 | 文章來源: 南方日報

高考藝術類考生人數又一次創下新高。1月13日,2013年廣東普通高考藝術類專業術科統考開考,全省近5萬考生參加考試。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石磊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競爭日趨激烈,藝術類考生的錄取率已經低於普通文化類考生。

殘酷競爭的背後,催生了火爆的藝術高考培訓市場:包過班、保本班、精英班、成才班等等培訓班應運而生,各類培訓機構的招生廣告甚至發到了粵西地區的農村高中。近年來,藝術高考培訓成為眾多藝術高考考生的必經之路,但由於門檻較低,監管存在難題,培訓班遍地開花、魚龍混雜。

日前,廣州某知名音樂學院教授淩玲(化名)向南方日報報料稱,在各種藝術高考培訓機構惡性競爭的背後,高額學費回扣成為其招生的最大籌碼。兩成、三成、四成,甚至五成,無數擠著過獨木橋的藝術類考生,就這樣被“熟人”或自己的老師、校長“賣”給了考前輔導班,成了他們牟利的“富礦”。

南方日報記者調查發現,藝術高考半年培訓學費動輒三四萬元,培訓機構向介紹人提供最高五成的返點提成;為招攬生源,以知名教授講課作為虛假招生噱頭,實際上授課者多為在讀學生;承諾不過本科線便退學費,結果落榜學生歷時一年仍未要回學費……

魚龍混雜的藝術高考培訓市場,讓藝術類考生成了“待宰羔羊”。

高額回扣“買賣”考生

推薦老師拿的回扣都是自己學生的錢,回扣高了,學費自然跟著漲,受益的是培訓機構和老師,挨宰的肯定是學生

剛剛參加完專科術科考試的陽陽是茂名人,今年20歲,從小就有著音樂的夢想。去年9月,他和大批外地的高三藝術生一樣,背起行囊涌入廣州,參加或大或小的藝術考前輔導班,備戰一年一度的藝考。

這是他第二次參加藝術類高考。2011年9月,讀高三的他獨自一人來廣州,找培訓班上課,從未離過家的大男孩苦撐了四五個月,考前專業培訓花費了五六萬元,卻效果不佳,在去年高考中因專業考試不及格而落榜。

年過六旬的淩玲教授稱自己看不下去了。他告訴記者,陽陽就是培訓機構的“獵物”,每年都有成千上萬這樣的“獵物”涌進這個市場,他們就像待宰的羔羊,

他透露,音樂高考培訓是個巨大的市場,像包過班和保本班,學習費用動輒四五萬元。高額盈利空間之下,個別培訓機構不惜採用“特殊手段”,甚至有高中老師介紹自己的學生去這些培訓機構,從中牟取提成,也稱“返點”。

近日,記者以“介紹人”身份與廣州多家高考音樂培訓機構取得聯繫,證實了淩玲教授的説法:各家培訓機構明確開出提成條件,從兩成到五成不等。

記者以高中教師身份和位於廣州大學城的星海灣音樂高考培訓中心招生負責人取得聯繫,稱有意介紹學生前往該機構學習。該負責人明確表示,若介紹成功,屆時將有四成的感謝費用。在該培訓機構,“重點保證班”4個月學費近4萬元,住宿費與水電費還需另外計算。

記者暗訪位於廣州天河區的嘉誼軒音樂培訓機構時,其招生老師也明確表示“提成30%,學生交費後立即打到你指定的銀行賬戶”。廣州現代藝術培訓機構則“大方”很多,該校招生負責人表示,若介紹成功,雙方可以“五五分成”。

據培訓機構要求匿名的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介紹學生給老師回扣歷來都有,前幾年所給回扣的比例大概是學生總學費的10%,後來回扣增至20%甚至30%。

現在,回扣水漲船高,加之培訓班相互間惡性競爭,所給出的回扣漲到了學生總學費的50%,隨著“回扣風”愈演愈烈,培訓班與學校老師做起了高額回扣“買賣”學生的交易。“羊毛出在羊身上!到頭來,老師拿的回扣錢其實都是自己學生的。回扣給的高了,學費自然會跟著漲,受益的是老師,挨宰的肯定是學生。”

“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從事招生工作多年的小陳告訴記者,培訓機構想方設法建立招生關係網,提前就接觸高中藝術類教師,請客送禮、投其所好進行公關。接下來就順理成章談好回扣比例後建立合作關係,有的還會簽協議,並先預付一部分回扣作訂金。“最好最直接的方式是能搞定校長。”

如此一來,培訓機構招收學生不是靠好的教學品質,而是靠給介紹學生的老師提成來維持。

虛假宣傳忽悠考生

一些藝考培訓機構冒用教授名號招攬生源,招生簡章抄來抄去、東拼西湊,不用這些人撐場面,他們很難招到學生

喜歡較真的淩玲教授稱,他最先關注到藝術高考培訓市場,緣于他發現自己的照片和簡歷出現在一家名叫“星海之子音樂高考考前培訓學校”(以下簡稱“星海之子”)的官網“考官講座”中。“我從來沒在這家機構上課,他們用我作招生宣傳,根本沒經我同意。”

被宣傳的不僅淩玲教授一個人。星海之子的宣傳廣告稱“由音樂高考考前特訓專家與星海音樂學院教授2003年聯合創辦于廣州。以管理嚴而出名,以考官教學而聞名,以升學率最高而著名。”

在該培訓機構官網的“考官講座”一欄中,位列前十位的均是來自星海音樂學院的“教授”講座,另有72名教師介紹標題為“星海音樂學院教授”。

記者查詢星海音樂學院官方網站獲悉,該校“專業教師”共有96位。若按照星海之子的説法計算,則星海音樂學院的老師絕大部分被該培訓機構聘用,並都在該機構兼職教學。

記者向出現在星海之子官網介紹的蔡松琦教授求證,在星海音樂學院任教的他顯得非常驚訝,“我壓根沒聽過這個學校,也談不上任教。”

記者採訪星海音樂學院多名教授了解到,很多音樂高考培訓學校都打著星海音樂學院知名教授授課的旗號招攬考生,其實都是虛假宣傳。比如李曉,曾任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他的名字出現在多個培訓機構的招生網站和資料上,實際上李曉十幾年前就移居國外,“説他來做講座,純粹是無稽之談。”

淩玲、蔡松琦等多名受訪教授認為,一些音樂高考培訓機構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冒用他們的名號招攬生源,已侵犯了他們的名譽權。蔡松琦教授一句話道出其中奧妙:“不少招生簡章都是抄來抄去、東拼西湊,不用我們這些人撐場面,他們很難招到學生。”

但是,對於渴望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音樂高考生來説,這些“知名教授”的吸引力實實在在。多名參加音樂高考培訓的學生對記者説,他們花大把錢、用近半年的時間封閉培訓,就是為了得到名師、甚至參與考試招生老師的指導,這樣才能離夢想更近。

記者通過網上搜索發現,僅廣州的音樂高考培訓機構就超過百家,每年招收的學生、收取的學費數額可謂巨大。

“不排除有些機構超範圍辦學,甚至無證辦學。”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這些藝術高考培訓機構的數量,教育部門目前並無具體數據統計。針對部分學校無證辦學、虛假廣告招生的情況,教育部門扶持與規範管理並舉,指導各區、縣級市教育局結合區域實際開展民辦教育管理工作。

上述負責人還透露,目前廣州市教育局牽頭草擬了《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在激勵機制、扶持政策以及依法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意見》有望今年出臺,這對藝術高考生來説,將是一個好消息。

“保本”承諾欺騙考生

藝術高考生與培訓機構簽下保本協議,用更多的金錢時間去賭大學夢,不幸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成了賭局中的輸家

不少音樂培訓機構招生“利器”之一是承諾“保本”,收取高額學費,保證學生達到藝術考試本科分數線,如未能過線,學校將返還一定學費。

去年,從惠州前來廣州參加藝術高考培訓的小徐參加了這樣的“保本班”。據她介紹,她在惠州所讀學校的老師向她推薦了這家位於黃埔區大沙地的音樂培訓機構。

最先,這家培訓機構開出了諸多“口頭承諾”:口頭承諾有某音樂學院的著名教授,口頭承諾為學生補文化課……最重要的是,保證學生達到本科分數線。

小徐回憶,培訓機構當初勸説:“簽保本協議,不過線退還一半學費,這樣你不虧。”招生專員最終説服了她,小徐簽了這份《保本協議》,繳納3萬元學費。

小徐説,保本班和普通班的區別在於學費不同——保本班學費3萬,而普通班學費15000元左右。

小徐很快發現有些不對勁,雖然交了3萬元保本班的費用,但師資、課程設置和普通班並無大異,這讓她感覺吃了虧,“花了比別人多的錢,卻上同樣的課”。此外,當時培訓機構口頭承諾的補習文化課也沒按計劃授課。

口頭承諾讓小徐嘗到了苦頭。最初,校方口頭承諾“請某音樂學院知名教授來講課”,但實際上很多授課教師就是音樂學院的在讀學生。

去年小徐參加藝術類高考專業聯考,不幸專業未過本科分數線。於是,她向學校要求退還一半學費,但此時校方耍起了花槍:“學校經濟緊張,沒錢。”歷經近一年的拉鋸戰,雙方找律師、打嘴架,返還金額從15000千元談到8000元。直到現在,該機構只退還了3000元現金,另外打了張5000元的欠條。

失望的小徐,現在廣州某職業學院就讀大專,讀本科院校音樂系的夢,已離她遠去。與小徐同樣遭遇的還有其他同班多名考生,他們大部分降低要求讀了專科,少數人選擇復讀。

“保本”承諾其實是一樁對賭。藝術高考生簽下保本協議,用更多的金錢、時間去賭大學夢。不幸的是,他們其中很多人成了賭局的輸家。

記者在廣州大學城暗訪發現,各類藝術高考培訓機構鱗次櫛比。在廣州某藝術高考培訓機構,其2012年課程設置了保本班,上課時間從2012年9月11日到單考結束,學費32800元,而另一個長訓班上課時間相同,收費17800元。

記者稱要諮詢課程設置,招生人員簡單了解一下情況,推薦了保本班和更貴的精品班。“絕對保過,我們有這個自信,我們因材施教,但也要看家裏經濟條件怎麼樣。”

“保本保的是哪個本科分數線?重點本科還是二本?”淩玲認為,不少培訓機構承諾保本,但這其實是一種欺騙行為,多是口頭承諾,而且沒明確註明過哪個本科線,日後一旦學生未考過線,可能因模糊的協議內容而與培訓機構産生糾紛。

藝考生走過的那些“單行道”

特寫

對藝術類高考生來説,高考何止是獨木橋,還是一條沒有掉頭位的單行道。他們告別親人,租住在城中村內,有的考生甚至耗費兩年甚至三年時間去大城市參加考前培訓班。

“這是每個藝術生的必經階段,我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即便是一個沒有任何專業基礎的人,經過衝刺班高強度訓練後,專業課通過聯考不成問題,落榜者更多的是因為文化課成績不過關。”剛從廣州某知名音樂學院畢業的小米告訴記者。

來自廣西的阿辰,剛剛參加完人生中第三次藝術類專業高考。前兩年,他在北京參加培訓,歷經兩次高考皆落榜。去年9月,他來到廣州大學城參加音樂培訓,星海音樂學院成了他今年的目標。

阿辰花500元租住在大學城附近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出租屋,屋內沒有衣櫃,床是最大的傢具,夏天沒有空調,他靠著電風扇熬過幾個月的悶熱。

在他看來,這是一條必須走下去的路。沒有整齊劃一的學校、宿舍、食堂。一日三餐遊走于多家高校食堂之間,他想方設法節省生活費,但在音樂培訓上,只要有希望提高考試成績,花起錢來從不含糊。

記者了解到,在省內一些市縣,有的高中設有專門的藝術班,學生可以在自己學校備考復習。

與此同時,大部分高中沒有藝術班的,考生們只好背井離鄉外出參加培訓。作為教育大市,廣州很多院校設置藝術及相關專業,學校周邊培訓機構多,這讓藝術考生趨之若鶩。

在考生們看來,培訓機構聘請的都是音樂院校的老師,他們有很高的水準和豐富的授課經驗。另外,音樂聯考地點就在廣州,不少培訓機構在考點附近,考生們可以提前適應考試環境。集中學習的氛圍,也是培訓機構的優勢之一。

於是,考生們期待通過短短數月的專業機構集中培訓,“衝刺”考入理想的大學。

“看見別人去培訓,自己也想去,不然總覺得比別人慢了半步考不上好學校。”參加了音樂聯考的學生小葉覺得,參加藝術高考培訓班也是一種心理安慰。

淩玲教授認為,主管部門應對音樂培訓機構逐一登記,查實其辦學條件,打擊虛假宣傳、無教師資格、亂收費等問題,對違法違規的學校進行查處。物價部門對學校收費作出明確規定,督促學校退還學生學費的不合理部分。

他還建議,那些音樂、美術特長生多的學校,可以適當請一些音樂院校的老師來校上課,這樣學生既能不中斷文化課,又不用離家到外地上課。對於零散考生,由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批辦並監管的正規高考培訓機構授課。“以前有音樂院校自行舉辦長、短期補習班,師資穩定正規,效果也很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