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為導向的博物館學習
觀眾在博物館裏怎樣進行學習呢?
博物館提供給觀眾的是以“物”為導向的學習過程。觀眾在博物館裏看到物,而物的背後蘊含著豐富的知識。這種學習可以讓觀眾獲得深刻的學習成效。一般來説,博物館的展覽都是經過長期研究以後再舉辦的。博物館工作人員需要研究:怎樣做系統的展出,怎樣讓觀眾獲得系統的學習。
2009年,台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合作,舉辦了清世宗雍正大展。雍正展最成功的是,用文物説話,用物來引導,用檔案帶領觀眾去認識雍正帝。這個展覽就是通過文物把雍正帝的一生從他的人格特徵,到他在位時的政策,再到雍正時期的藝術呈現,進行一次完整的、全面的介紹。我們一直認為,在清朝前三朝皇帝的藏品中,不論瓷器、琺瑯器、瑪瑙器還是書畫等,雍正一朝的器物是非常細緻的。根據歷史記載,雍正是一位比較嚴酷的皇帝,不像是在藝術上會如此細膩的人。可是從藏品看,他在藝術呈現上卻是如此追求細膩和精美。這些問題是我們一直想探索的,也因此決定舉辦圍繞雍正的展覽。果然,在造辦處的檔案裏,我們找到了他對工人進行指導的材料。他指導工人在做瑪瑙器的時候要重視磨工,在制瓷的時候要重視瓷胎繪畫的細緻。從這些檔案中可以看出雍正的細膩和對藝術的品味。歷史小説家二月河看過這個展覽後説,如果他先看這個展覽再寫《雍正皇帝》,那麼在寫法上可能會不一樣。很多觀眾觀展後也對雍正有了新的認識。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博物館展覽對觀眾的影響有多深。
2010年,台北故宮博物院與浙江省博物館、福建博物院合作舉辦了“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一般而言,談到宋朝,我們會馬上想到北宋,而南宋卻容易被忽略。論及原因,大概是因為南宋是一個孱弱的時代,是一個失去半壁江山的時代。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南宋在文化、藝術上的成就,還是可以看出高宗的用心。這次展覽對南宋的文化藝術成就進行了完整的呈現,所謂“文藝紹興”,就有文藝復興的意思。展覽中還可以看到各位賢後怎樣主持後宮,怎樣推進南宋的文化得到高度的發展。觀眾可以通過這樣的展覽,獲得對南宋的重新認識。
2011年,我們又舉辦了山水合璧展覽,圍繞《富春山居圖》這幅畫以及元代黃公望這個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被列為歷代山水畫、文人畫裏名品中的名品,可是在順治十一年時,吳問卿要拿畫同葬,所幸被他侄子救下來,但後來一直分散在兩地。浙江省博物館的《剩山圖》有1/14,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無用師卷》有12/14。去年,這兩部分在台北並列展出。當然,除了《富春山居圖》,我們也借此機會儘量蒐集黃公望的作品。最終,兩岸共有6個博物館共同參與了這次展覽。另外,我們也把後世《富春山居圖》的倣本一併地展出,讓觀眾們對黃公望和《富春山居圖》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除了作品實物的展出之外,我們還佈置了3D多媒體的展出,讓不常到博物館的觀眾能夠對黃公望、文人畫、黃公望對中國繪畫的影響、以及圍繞《富春山居圖》的傳奇的故事,有一個非常完整的認識。
此外,去年台北故宮博物院還策劃了“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在啟蒙時代之前,這兩位東西方的君主雖然未曾謀面,但是他們通過法國的耶穌會士傳遞訊息。當時,白晉(Joachim Bouvet)、張誠(Jean-Francois Gerbillon)是康熙的科學老師,他們可以近距離地了解皇帝,並作了很多記錄。白晉還寫了康熙的傳記,後來被翻譯成各種文字。17世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時期,借助博物館展覽,我們嘗試著將這一時期中西兩位君主交流的情形呈現出來,這也是幫助觀眾了解這段時期歷史、文化的一種途徑。
從17世紀到現在,博物館教育的提升一直與社會的脈動相結合,教育的類型、方式和使用的工具也隨之發生變化。從中也體現出前文所述的“教育是博物館的靈魂”。21世紀,隨著數位資訊、新媒體以及社群媒體的運用,博物館也將成為大眾學習以及休閒的最好場所。
(作者為台灣輔仁大學教授、前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本文根據作者2012年11月在上海博物館的講演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