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輿論和專家一再告誡學子們不要一窩蜂擁擠在“藝考”這條狹窄的道路上,但“藝考”大軍卻一直保持旺勢,成為每年開春後的一大社會景觀。2012年的“藝考”放榜大多已經結束,依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可是歡喜也只是暫時的,未來的學藝和求職道路會更加坎坷。
帶動了一個産業
王豆豆是深圳寶安區一所中學的女學生,17歲,自幼學習鋼琴,但學了很多年後,父母終於發現她並沒有彈琴的天賦,好在會彈鋼琴也算是一種藝術素質。不過,她還是想學文藝,父母也認為她有創作細胞,於是又開始練習寫劇本。去年是她的高考之年,家人都期望她能考上藝術院校。去年年初,母女倆踏上了“藝考”的征程,從南京、上海、鄭州,一直考到北京和天津,有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師範大學,還有理工大學,考的專業都是戲劇文學或影視創作,合計14個。儘管有幾處的復試順利通過,但因為來回奔波耽誤了文化課的復習,全國統考分數太低,最後哪家也沒考上,只得勉強讀了個“三本”。母親回頭算了一下,從孩子學藝到最後藝考,估計花費在30多萬元,不過與其他人相比,她説這還算是少的。
像王豆豆這樣的學生和家長還有很多,孩子一懂事就被送進各種培訓班或者去老師家登門學藝,然後再層層加碼,直至孩子達到多少多少級為止。“藝考”時節,也是他們拼命的關鍵時刻,每個孩子都要跟著家長走遍各地撞運氣。
有如此之多的家長和學生“捧場”,“藝考”人數當然驚人,今年雖説有的地方略有減少,但有些地方卻還在上升,從前是表演行當吃香,如今只要是藝術都會吸引無數的考生。中國傳媒大學計劃招收664人,報名人數卻達20000多人,最熱門的播音主持專業擬招100人,報名人數卻已突破8200人;北京電影學院只想錄取400多人,卻有18000多人蜂擁而至;中國美術學院本科計劃招生1665人,總報名人數卻近9萬;而上海音樂學院計劃招生337人,報考人數超過2500人。“藝考”學生數量龐大,有幸進去的學生數量當然也很壯觀,去年全國僅藝術類本科在校學生就達117萬人。
有需就有供,“藝考大軍”的出現,使各類為學藝為“藝考”而設立的培訓機構應運而生,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産業,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如今,賺“藝考”家庭的錢最容易,“他們舍得下本錢!”一位培訓中心的經理笑瞇瞇地説。在這家中心的廣告中就號稱獨家簽約了國內高等藝術院校上百名教授,與諸多影視傳媒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
在網路上,“藝考”網也成了熱門網站,熱門專題是:各省市統考資訊、藝術類招生簡章大全、各省藝術院校專業大全、藝術類院校排行榜等。
家長有投機心理
從來沒走出過歐洲的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今年不僅跨出歐洲,而且一步就來到了中國,42位選手如今正在北京緊張決賽。在這一國際聞名的賽事中,已經有25位中國學生在以往的比賽中先後獲獎。有人説,僅憑這個數據,小提琴國際比賽早就該來到中國了。其實,何止小提琴,芭蕾舞、現代舞、鋼琴等國際比賽,中國人獲獎已是常態。有人説,只有中國的藝術院校才能在世界大學中名列前茅。
我國每年的“藝考”生中擁有藝術天賦的孩子,經過藝術院校的嚴格培育和名師的精心點撥,確實能成為尖子人才。中國學生的技術功力超強,這從國內外的藝術比賽中即可見一斑。但即便如此,報考學生中沒有什麼天賦的仍佔很高比例。學藝術是需要天賦的,這個道理誰都懂,多少年來媒體和專家們也在不斷呼籲,但一旦放在自己身上,或放在孩子身上,人就糊塗了。
有的是孩子天生喜歡文藝,如果父母能夠客觀審視他們的天賦,就可以將專業和喜好加以區分,但現在的孩子是獨苗,家長多是溺愛,客觀當然也就無從談起。有的屬於家長逼迫。歌唱家呂繼宏就認為癥結在家長,他們只看到藝術界的成功光環,所以千方百計想將孩子塞進去,以便未來能出人頭地。
人人都想學藝術並不是什麼壞事。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炤就認為學習藝術應該鼓勵,但必須分清職業、師範和素質教育的不同。事實上,一生從事藝術職業的人極少;另一部分人學成後不妨從事藝術師範教育,這樣的師資在中國並不充足;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説,無論將來從事什麼職業,藝術素養都是不可或缺的。可惜,眼下有心職業從藝的學生過剩,而藝術師範與藝術素質教育又不被重視。在中央歌劇院和中國歌劇舞劇院先後擔任副院長的高艾,經常接觸“藝考”家庭,他説,因為多數家長期望值過高,都在做孩子的明星夢,失敗的心理準備不足,結果有的孩子從此就“恨”起了藝術。
“很多家長的投機心理很重,學習藝術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虛榮心,一方面也是因為孩子的文化課不夠好,可以借學藝術來完成本科學歷,即使考不上藝術院校,也能在報考其他大學時以藝術特長的身份降低錄取分數線。”高艾這樣説。
改行的越來越多
小劇場話劇是如今京滬舞臺比較活躍的演出,登臺的多是藝術院校的在校生和各種綜合大學表演專業的畢業生。天津工業大學畢業的劉卓,每天晚上在東四十條立交橋東南角瑞士公寓的舞臺上,都是最受歡迎的演員,幽默詼諧的風格讓觀眾笑得前仰後合。這位來自黑龍江大慶的小夥子,自幼就喜愛表演,先是學舞蹈,後來又學影視,因為文化課不行,專業分數再高也與藝術院校無緣,最後考上了天津工業大學人文與法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專業的後面還有個括弧,裏面稱“影視表演方向”,這是綜合大學、理工科大學興辦表演專業的招數。劉卓是佼佼者,畢業後在小劇場話劇舞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其他同學就沒這麼幸運了,幾乎全都改行。
統計各藝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並非易事。一些知情人一再提醒,千萬別相信那些學校報出的就業數字,裏面水分很大。有些學校就強求畢業生幾月幾號之前必須交來就業證明,結果,弄虛作假成了家常便飯。
北京舞蹈學院院長李續説,著名專業藝術院校的就業率還是很高的,因為成才率有目共睹,而且畢業生數量不多不濫。3月31日他們剛剛開過供需見面會,團體、院校加企業共有上百家過來選人。但是其他綜合大學藝術專業的就業情況就遠不如他們了,改行的比較多。
“現在的就業觀應該更新,尤其是藝術,自由職業是未來的趨勢。文化體制改革改的就是‘鐵飯碗’,如果還以進入藝術團體為就業標準的話,那不等於沒改?”李續認為,藝術專業出來的畢業生是否就業應該以是否從藝為準,有的人雖然不在院團,可一年裏能簽幾個演出合同,或者經常保持藝術聘約,就算就業,這在世界上也很普遍。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院長雍敦全也説,隨著文藝體制改革的深化,地方文藝院團招人越來越少,但各種演藝公司招聘藝術人才卻日益增多,演藝公司就業與傳統的就業不同,年聘和項目聘比較多,這對畢業生的就業觀是個挑戰。
不過,也有人認為,不管簽什麼約,一個藝術從業者一年裏起碼有多半時間在從藝,才能算與專業有關的就業,否則就是一種“隱性失業”,或者是改行。據有的媒體報道,去年全國各大藝術院校表演係畢業生,70%因就業不理想而選擇了改行。
藝術“北漂”是一支沒有棲身院團卻在拼命實現藝術理想的大軍,有人説是20萬,也有人説30萬不止。他們當中也有不少藝術院校的畢業生,認為北京的從藝機會多,但又沒能在北京找到“工作”,於是成了“北漂”。“北漂”為各種影視劇拍攝、大型文藝演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臨時人才。不過,成名的畢竟是極少數,許多人常年苦苦掙扎,睡地下室、吃速食麵、打零工,一年裏多半時間找不到與專業相關的工作,最終還是不得不與文藝説再見。
無論傳統意義上的就業,還是新型的就業,求職都會非常辛苦。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專業最早的高材生章毅,畢業後當“北漂”多年,每年不過一兩個劇目可演,只得先赴英國深造,回來後改行做起了生意。他勸各位學弟學妹們,“藝考”前一定要了解專業的就業情況,如果畢業後可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那裏競聘專業崗位,最好還是趁早改行,何必自我耽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