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中央戲劇學院院長:文化傳承失去地方特色是自找死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5 10:41:18 | 文章來源: 南方日報

■委員聲音

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昨天下午開幕,但是不少政協委員已經早早帶來了自己的提案。從內容來看,由於去年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方向,因此今年不少委員關注文化建設,尤其是文藝界的委員。

文化傳承失去地方特色是自找死路

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徐翔帶來的提案是關於藝術教育方面的,他對文化“根基”也就是藝術家培養方面格外關注。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徐翔表示,他並不認為現在存在“藝考熱”,所以並不存在降溫的問題。“我認為不存在‘藝考熱’,所以不存在降溫的問題。社會有這個需求,搞藝術也沒什麼不好,而且我覺得報得還是少了。”對於“學生整容”問題,徐翔表示,他個人覺得應該遵循自然美,但是要以相對寬容的方式看待。“演員乃至藝術家的培養是綜合的,不僅僅是長相。”

對於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也是不少政協委員提案關注的內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田青表示,他今年的提案是關於給“非遺”企業減免稅。“一些地方性的小戲種,很多保護方式不對。現在通行的做法是請大導演大編劇來重新設計新劇目,然後通過名人效應演出,但這樣很容易讓戲種喪失地方特色。很多地方戲種要‘走向世界’,但離開了生存了很久的土壤,到別的地方去發展就是自找死路。”

而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則表示,像評書這樣的藝術形態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的快節奏生活,所以她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內容上進行革新:“現在的網路語言非常生動,也非常適合當下的年輕人,所以評書要讓大家喜歡,必須使用當下的語言重新結構。”劉蘭芳表示,她自己就在重新創作一些這樣的評書段子,並且在現場給記者們演示了一段《照貓畫虎》,引來記者們一片笑聲。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昨日在會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應該投入資金和政策支援,通過開課、圖書、漫畫、演出等多種方式培養孩子們對京劇的興趣。他認為,文化部應該給出個方案把京劇推向全國。與此同時,從幼兒園、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孩子們的興趣。

全國政協委員、文藝界名人楊瀾昨天在人民大會堂外被記者圍堵。她建議,《慈善法》應該儘快出臺。她認為,文化事業的發展應該允許更多社會力量加入。

體育競技倫敦奧運中國沒必要拿第一

作為泛文化産業的一部分,由於今年恰逢奧運年,體育競技再次引發政協委員們的關注。政協委員蔣效愚就公開表示,支援中國足壇反賭風暴,但希望大家給一些時間。

作為原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也很關注即將舉行的倫敦奧運會。中國軍團在2008年奧運會上取得創紀錄的金牌數第一後,今年是否能夠延續這種勢頭?蔣效愚認為,中國金牌數下降沒什麼大不了,“中國沒必要拿第一,今年的品質比數量更重要。我覺得不管中國軍團能拿多少塊金牌,只要能夠展現出中國人的風貌,我們就應該叫好。”

●觀點PK

文化産業如何走向世界

作為文化産業的核心部分,影視娛樂産業的發展也頗受關注。昨日在政協會議現場,著名導演、委員張藝謀表示,有一些關於電影方面的想法,“應該會有相關提案”。而針對《金陵十三釵》失利奧斯卡,張藝謀再次重申,奧斯卡並不是拍電影的目的,“中國這麼重視文化産業的發展,我多拍點電影,多拍一些人民群眾喜歡的電影,才是更重要的,奧斯卡並不重要。”

有意思的是,政協委員、內蒙古作家包明德卻公開表示了對張藝謀的“反對”。他表示,《金陵十三釵》在國際上沒有叫好叫座,是因為題材不夠新穎。“類似題材法國人在百年前就有了《茶花女》、《羊脂球》,所以《金陵十三釵》根本不會引發興趣。中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提高創作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把握好中國元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