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藝考熱”持續升溫 亟待藝術教育體制改革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1 19:43:19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近年來,教育部發文要求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藝術基礎教育,提高藝術教育教學品質,提高藝術教育師資水準。目前又宣佈,將在2012年對藝術教育進行改革,以確保其在所有課程教育中的時間和份額,並提升藝術教育在升學中所佔權重和份額。黃昌勇認為,高等藝術教育面臨著同樣的師資薄弱的困境。高等藝術教育呈現院校多、專業多、學生多的“三多”,然而師資力量卻未能滿足需求,不要説一般和新建院校的師資,就是包括上戲等國內頂尖的幾所藝術院校也存在師資斷層和短缺的問題。

“藝考功利性趨向明顯,大部分考生參加藝考搏的是一張文憑,而不是為藝術而來,文化成績優秀的考生鳳毛麟角”

黃昌勇認為,要提升我國高等藝術教育的品質以及藝術專業人才的素養,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不能不提,就是社會、考生和家長缺乏對藝術教育和藝術人才的清晰認識。

藝術類招生熱已經持續很多年。在黃昌勇看來,儘管“投奔”藝考的考生中也有文化課成績優秀、真心喜歡藝術的學生,然而大部分家長和學生對文憑形式本身太崇拜,參加藝考,搏的是文憑,而不是藝術本身。

藝術類專業對文化課的要求相對偏低,有家長和學生就“鑽空子”,把藝術類高考當成謀取文憑的途徑。黃昌勇發現,在為孩子選擇藝術類專業時,一些家長並不考慮該專業是否適合孩子未來的發展,以及孩子是否對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真正感興趣,不少考生對自己的院校和專業選擇也非常茫然。盲目選擇造成的局面是,參加藝術類高考的考生中,文化課成績優秀的鳳毛麟角,很多學生不重視文化課,甚至出現了高三時捨棄學校正常文化課復習,在外面花大價錢參加社會培訓機構組織的藝考補習的現象,實在是本末倒置。

其實,藝術教育偏重功利性的苗頭,早在中小學基礎藝術教育中已經萌芽。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非常注重對孩子藝術方面的培養,送孩子去學習樂器、舞蹈、繪畫等,不少孩子小小年紀便多才多藝。而一旦孩子入讀中學,這樣的藝術培養很容易淪為兩個局面:文化課好的孩子,開始抓“語數外”而“弱化”藝術;鐵定了心學藝術的,則一味反覆操練技巧,學習的目的成了參加藝術類高考。這種做法的弊端,只消對學生稍加深入地考察就會顯現:有來自以美術為特色的高中的學生,繪畫技巧精湛,然而當被問到美術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及繪畫流派時,卻一問三不知。這樣的藝術基礎教育,對孩子本身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益。

黃昌勇認為,在國家教育部門越來越注重藝術基礎教育的大趨勢下,藝術基礎教育必須承擔起藝術人才培養最基本的職責,不要把孩子變成藝術考試或藝術類比賽的機器。目前基礎教育不重視藝術教育,某種意義上是放棄了自己的職責,客觀造成社會藝術培訓機構大量出現;教育部加大藝術在升學中的權重,如果不建立一套好的評價機制,就有可能造成應試局面,危害可能更大。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