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郎朗到李雲迪,從黃蒙拉到秦立巍,中國青年一代獨奏家在國際樂壇上已贏得無數鮮花和掌聲,可一但涉及室內樂演奏,專業表現不僅難與獨奏人才的鼎盛成正比,甚至可用“乏善可陳”來形容。近年來許多國際比賽在第二輪都設置了室內樂比賽,擁有驕人獨奏成績的中國學子往往就此敗下陣來。
很多樂迷至今惦記著上世紀80年代從上海音樂學院附中起飛的“上海四重奏”,他們遠赴重洋後在美國站住腳跟,有了很高的國際知名度。難道中國音樂土壤就那麼不適合室內樂發展嗎?對於室內樂課程設置、人才培養的“戰略”,乃至中國室內樂的發展,是否已經成為國內音樂院校專業音樂教育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對此,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校長方蕾沒有掩飾她的憂慮。在全國九大音樂院校聚首的第二屆巴洛克室內樂大師班開幕當天的校長論壇上,她大聲疾呼:“如果我們始終陶醉在以往獨奏人才音樂技巧培養的成功中,那麼中國的音樂教育將固步自封,音樂人才將難以登上世界藝術的最高殿堂。”
舶來品水土不服嗎
國際大賽和個人成績無疑是目前中國音樂教育的重要立足點。不少音樂院校在獨奏人才的培養上傾注心力而有意無意地將室內樂學習置於腦後。然而孰知,做著獨奏家美夢的青年才俊們走出學校步入現實時,樂團往往才是大多數人的歸宿,此時室內樂經驗便成了他們的短板,也成為樂團難以躋身國際一流水準的軟肋。
起源於歐洲宮廷的室內樂是一種在室內演奏的家庭式音樂,漸而引申為較小場所演奏的音樂,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樂合奏曲。“西方室內樂具有自身的文化傳承,數百年的積澱使樂團成員在相互交流與合作上顯得順其自然;對於重視個人獨奏才能的中國學生來説,這種頗具‘社交’性質的‘舶來品’,對音樂教育傳統意義上的‘獨生子女’(獨奏培養方向)的學生,帶來嚴重的不適應。”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室內樂學科帶頭人李捷教授這樣認為,“室內樂需要演奏者相互聆聽、相互配合,國內的學生從小主攻獨奏,長期以來的教學也以一對一模式為主。一碰到室內樂,問題就暴露了,把握不到整體的節奏,不懂得傾聽、合作,常常只顧自己,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另外,歐美國家室內樂的民間土壤豐厚,兄弟姐妹便可以組成三重奏音樂會,這令他們的室內樂更容易被習樂者所接受。室內樂在中國則屬於陽春白雪,幾乎很少有“家庭樂團”的概念,室內樂組合更是未曾在中小學普及。
四川音樂學院附中校長蔡宇提出室內樂“水土不服”源於師資力量的不足:“室內樂教學,我們‘家底’太薄了。現有室內樂專業教師數量嚴重不足,開設室內樂課程實在‘有心無力’。”李捷對此有相同的憂慮:“國內室內樂土壤貧瘠,室內樂教學卻又強調重奏經驗,如果教師本身就從零開始,那麼即便教也教不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