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訊化時代的來臨,使現在的學生從剛開始學習就步入了少紙乃至無紙時代。當他們敲擊鍵盤的速度越來越快時,這些學生的字卻越寫越難看。據我所辦書法班裏的學生書寫情況和我校中學生實際書寫水準來看,學生的書寫能力的確相當差。坐姿和執筆有很多的學生都不正確,若認真看看學生的書寫過程,筆畫筆順的錯誤就更多了,哪還談得上間架結構的正確。
在漢字進入電腦以前,寫字曾一直被普遍看成是讀書人的“門面”,可用“字如其人”的標準對人的學識修養高低進行判斷,全社會都不能不重視。但電腦和漢字輸入技術卻使寫字的“必要性”越來越小,同時也為“藏拙”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現在不僅中小學生,就連有些家長和老師都認為字寫得好不好已經無所謂了。曾有一位學校領導同我在休閒品茶時談到:你是搞書畫教育的,但現在學校的教學水準主要體現在升學率上,學生寫字好壞對升學基本沒有什麼影響,佔用課時專門練習寫字實在不值得,學生要學習書法藝術可以讀了高中到大學去學習。現在學習有啥用?
寫字真的“沒用”了嗎?
其實,寫字的好處並不僅僅在於實用,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練習寫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的過程。記得曾有一位西方的美學家説道,世界上最美的線條藝術,一是女性的曲線美,再就是中國的書法線條美。漢字的基本筆畫合理有機地組合,它的粗細、俯仰呼應、避讓、顧盼、疏密;以及長短、橫斜、曲直、枯濕、濃淡…都是美學中基本法則的具體體現。要領會這些道理,必須加練習;而領會了這些道理,不僅能把字寫好,還能觸類旁通有助於理解和發現相關方面的形式美。所以,能不能把字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個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養。
在中國古代教育中,書法可以説是讀書人必修而且要好的一門課。在科舉中,僅僅因為書法好就受到垂青而享“破格”待遇的事情屢見不鮮,這就是因為書法中往往含有高的“附加值”。古代的鴻儒巨子,大都書藝卓絕。“書聖”尹之留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既是書法作品,又是文作品,蘇東坡的書名並不亞於他的文名,顏真卿既是政治家又是軍事家,他無意于書而成為中國書法史上一位重要的書法大家….-其實,他們並不是為了成為“書法家”而練字的,在臨池中,他們的修養和各方面的才藝卻與書藝相互促進並一起得到昇華。
眾所週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文化中,中國文化史沒有斷代史。而中華文化的發展與書法藝術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這與漢字音形義融為一體分不開料想莎士比亞的手稿當今能有幾人認識?而中國幾千年前的文字我們至今還能認得,不同書體的文字我們至今還在書寫。因為文化的流傳賴於文字這個載體,而中國文化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書法史,書法作為中國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其實也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
不可想像,如果有一天,我國的大街小巷,觸目皆為呆板的沒有個性特徵的,全是電腦印製的漢字,那將是多麼的單調和乏味!
今年暑期一位南開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女生到我書法班來學習書法,著實讓我高興。讓我看到了中國書法藝術要與世界對話的一線曙光。那些老外們都在努力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甚至比中國人還要“中國”些,我們的大學生要向他們傳播中國文化怎不讓人高興呢?
但是,當前的中小學生的寫字現狀的確令人堪憂。針對中小學普遍不重視寫字教育的狀況,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曾説,“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有熟練的寫字技能,具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中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無論是從實只的角度,還是從培養綜合素質考慮,寫好字都大有裨益。寫字教育的關鍵時期是中小學。書法教育也是素質教育主旋律的樂章。中小學生不一定要成為書法家,但至少應該把字寫得清清楚楚。所以,中小學校應該切實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絕才能把“寫字”這門課完全荒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