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復旦大學校長到天津與部分中學校長暢談辦學理念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23 10:00:07 | 文章來源: 渤海早報

簡要內容:“復旦大學推行通識教育,不是所謂的通才教育,通才是教育出多才多藝的機器,而通識教育要培養的是(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人才。談到今年來備受關注的自主招生考試時,作為北大13校聯盟之一,復旦大學表示將以考生總成績為依據選拔人才。

人民網·天津視窗12月23日電:“復旦大學推行通識教育,不是所謂的通才教育,通才是教育出多才多藝的機器,而通識教育要培養的是(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人才。”昨天(22日)下午,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院士,在同天津市部分重點中學校長舉行的懇談會上詮釋復旦人才觀。

“如果天津明年仍然實行考後估分政策,為了緩解考生填志願的風險,我們願意大比例增加在津招生計劃。”復旦大學招生辦負責老師這樣告訴記者。復旦大學近年將更多招生計劃從上海轉投向生源優秀的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我們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南北的孩子聚在一起,雜交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寢室裏的每個孩子都能在四年大學中汲取各地文化的優勢。”據了解,復旦大學2010年在津招生錄取39人,擴招達50%。

談到今年來備受關注的自主招生考試時,作為北大13校聯盟之一,復旦大學表示將以考生總成績為依據選拔人才。校長楊玉良院士直言不諱道:“自主招生考的是考生潛在的力量,腦筋急轉彎式的選拔題目要不得。”在與靜海一中校長張希彬探討農村學生在自主招生中的劣勢時,楊玉良真誠地表示,“我自己就是一個來自農村的苦孩子。”楊校長申明瞭復旦大學在自主招生選拔時,對城市和農村學生一視同仁,“機會公平、能力公平”。

楊玉良認為,“如果我們在大學裏培養人只注重知識的灌注,而不注重德行的培養,我們教出的人只能是禍害。而且知識越好,禍害越大。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而通識教育正是強調在知識教育的同時,對學生人文情懷和高尚道德的培養。”楊玉良還談到自己一直有一個夢想,“在任期間,努力讓每一名復旦學生,至少有一個學期在國外交流。全球化不單是指美國化、歐洲化,而是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充分交流,甚至包括柬埔寨、泰國。我不想把中國的大學辦成美國大學的預備校。”(記者邵雋)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