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後是在水田埂種豆的時節。如果想快點收穫豆子而提前播種,藤枝雖旺盛,但豆粒不開。只有在正確的時節播種,才能收穫最豐碩的果實。讓孩子多吃當季的食物,有利於他們身體健康。當季食物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在該時節可以起到調節身體的作用。夏天吃大麥,清新涼爽,不易中暑,就算不用扇子也能度過一個夏天。教育也是一樣,適時教育才有最好的效果,因為只有在適當的時期孩子才有接受教育的心態。
“像大多數人那樣教育孩子,不要認為只有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是例外。”
這是泰晶出生時爸爸對我講的一句話,他是想告訴我,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但是我不能如爸爸所説像別人那樣教育孩子。子女是這樣珍貴,怎麼可以隨便教育?爸爸希望我們平平常常地教育孩子,他不了解情況,當時我們住在紫園洞,那裏的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學習音樂、美術、體育、英語等課程,同時接受幾種早期教育。我不同意這種教育方式,也不能這樣教育我的孩子。
對於一個媽媽來説,第一職責是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安靜、舒適的條件,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説,一下子向他灌輸那麼多東西是沒有必要的,知識可以以後慢慢學。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快樂地成長,在此基礎上,學習自然也會漸漸有起色。孩子真正需要時對他進行教育也為時不晚。孩子想要學習的時候,需要幫助的時候,媽媽要做的是扶上一把。這時媽媽要耐心地照顧幫助孩子,不要對他奢望太多,而要讓他們感受到悉心溫柔的母愛,這樣媽媽也會明白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雖然知道了孩子想要什麼,但未來卻是一個未知數,我有時晚上也會為此睡不好覺。別人都那樣教育孩子,只有我沒有讓他學這學那,是對還是不對?
“是不是我教育的方式有問題?也許孩子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樣會不會被我耽誤了?我是不是對孩子照顧得不夠細心?”有時,種種不安也會襲上心頭。
但這時又轉念一想:“在早期教育、課外教育氾濫的現實面前,我的孩子也會經歷苦惱和掙扎。從我做起,應該進行理性的教育,應該理性地生活。”
這種想法鼓舞了我,心裏搖擺不定的時候,我就這樣告誡自己。現實就像一堆麻繩糾結在一起,那麼總應該有人,至少那些真心愛子女的父母願意嘗試去解開這些結吧?那麼,當我們的孩子成了父母時,他們的子女教育不就比我們輕鬆很多麼?我總是這樣想,這樣給自己希望。
教育的最佳時機是孩子有學習熱情的時候。如果孩子有抵觸情緒,父母可以偶爾激發孩子的興趣,但是沒必要勉強。對於成長的孩子來説,最需要的是對學習和遊戲的興趣、樂趣,自信和稱讚。這是孩子終身受益的財富。
如果父母有時間,經濟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經常帶孩子欣賞一下音樂會,參觀美術館,或者去旅行,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東西比早期教育更有意義。
也有的父母很難為了子女教育額外抽出時間,我認為他們最應該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合適的教育,選出最必要的一項讓子女學習,其他領域則要不斷激發他們的興趣,這對父母、對孩子來説都是有益的。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當孩子有一項特長時,也會對其他方面産生興趣,全面發展。
泰晶6歲的時候,沒上幼兒園,就在閒余時間學習鋼琴。我覺得這既可以鍛鍊手指的靈活性,又能早一點培養她的樂感,而且鋼琴也應該從小學習。
泰晶很高興。但是從6歲起學了3年的鋼琴,去了荷蘭回來之後什麼都不會了,就像什麼都沒學過一樣。三年級秋天又從基礎學起,説來奇怪,小時候3年學的東西現在幾個月就全部掌握了。孩子大腦發育漸趨成熟之後學什麼都快,但在他們小時候要達到同樣的水準就要投資數倍的時間和金錢。我那時明白了,適時教育效果最佳。所以到小學二年級時,我才讓洪元接受音樂教育。
我覺得到了該讓洪元學習一門樂器的時候,就問他想不想學習鋼琴,他對鋼琴並不感興趣,就隨口説:“我想學小提琴。”我雖然知道他的真實想法,但還是帶著他去找了一位小提琴老師。因為我覺得那是學習樂器的最佳時期。學會一門樂器對孩子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我就帶點強制性地監督他。小提琴老師演奏了一曲洪元熟悉的童謠,他覺得很新奇,於是,對小提琴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怎樣找到一位好老師呢?拿我來説吧,先詢問朋友的意見,然後親自去聽老師的課,並且確認老師的資歷,最後才下決定,就算花時間也是值得的。
孩子們學會了一種樂器,在少年團或是教堂面對其他樂器也毫不慌張,應付自如。
泰晶快要升入中學時,擔任小記者的洪元要學習美術,“姐,我採訪的時候發現中學的美術和小學的水準不同。所以,其他事情無所謂,美術你一定幫我看看。”
我選擇的老師是從小學時就和泰晶是好朋友的靜雲的媽媽,她在美國待過一年,是個畫家。之所以選她作老師,是因為我知道每個媽媽都會全心全意地教孩子。
靜雲的媽媽帶著3個學生——我的兩個孩子加上她的女兒,在我們家上起了美術課。一個月8次課,孩子們熟悉了多種繪畫技巧,後來孩子們雖然沒有再接受特殊的美術指導,但美術課上他們的畫筆仿佛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創作了很多不錯的作品。用頭髮表現流動的波紋,或者用窗戶紙繪畫時,撕開窗戶紙後平面畫就變成了立體畫,他們有許多奇思妙想,創作著獨特的作品。
泰晶很長時間不會游泳。她只能在淺水裏玩,但不敢潛水游泳。我本來不想讓她去幼兒園,就送她去了體育館。那裏的教練想讓孩子快點入門,但泰晶在水裏抬頭都費勁,心裏很畏懼。後來直到中學二年級,她都不想再學游泳,我也就由她去了。
一年夏天,泰晶參加了少年團海邊野營,她大概覺得游泳是野營必有的一項活動,在去野營之前就説想去學習。學了一個月,一週3次,一次1小時,她居然可以遊到平壤了。這個年齡她可以準確地理解老師的話,身體協調能力也比較好,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雛鳥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衝破蛋殼才能出來見到外面的世界。如果人為地打破蛋殼,那麼雛鳥就喪失了生存下去的力量,因為沒有成熟的身體條件不能適應環境。同理,萬事萬物都有時機,適時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