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心浮氣躁建不了世界一流大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6 09:20:13 | 文章來源: 光明網

近期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準大學的步伐,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學科,産生一批國際領先的原創性成果,為提升我國綜合國力貢獻力量。”國內一流大學怎樣才能成功打入世界一流大學的“方陣”?記者採訪了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

記者:眾所週知,“錢學森之問”一直拷問著我國教育改革模式,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人們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期盼。作為國家一流大學,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指導思想和辦學理念是怎樣的?

洪銀興:南京大學在全國率先提出和確立了“規模適度、內涵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強調“品質”提高而非“數量”增長,強調“內涵”提升而非“外延”擴張,強調“軟體”改進而非“硬體”加強。在這一思想指引下,南京大學把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作為提高辦學品質與辦學效益的抓手和突破口,提出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人才培養為根本”的辦學方針,帶動了學校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去年,學校召開第9次黨代會,對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明確了“兩步走”規劃,第一步是首先達到世界知名高水準大學,第二步是到2022年達到世界一流大學。“兩步走”發展戰略目標強調了一流大學建設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正確處理了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平穩發展與較快發展的關係,堅定了南大人創建一流大學的決心。如今,第一個目標已經實現,下面就是全力以赴向第二個目標衝刺。

記者:過去的十幾年來,中國的大學經歷了大規模的擴招和並校,建起了一座座繁華氣派的大學城,但卻始終沒有創建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大學。這條路如此“道阻且長”,南京大學如何走向縱深?

洪銀興:十餘年來,南大已開展過四次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2006年,南大對本科生教育實施“四個融通”的人才培養新思路,即“學科建設與本科教學融通”、“通識教育與個性化培養融通”、“拓寬基礎與強化實踐融通”、“學會學習與學會做人融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獨創的“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第一個“三”是指學校把本科四年的教育分成三個階段,即通識教育、專業化培養和多元化培養這三個階段;第二個“三”主要針對多元化培養階段,在這個階段根據學生需要分為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專業化培養方向,一部分願意繼續沿著本專業學習和深造的的學生進入到這個方向學習;第二個方向是複合人才培養方向,另外一部分想跨專業學習的學生,學校可以讓他去其他院係、其他專業去學習。第三個方向是創新就業方向,對於那部分想直接走向就業創業崗位的學生,學校將準備一整套課程為他們今後創業、就業做好準備。可以説,“三三制”如一池春水攪和了原本固化的本科教育,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權,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按著菜譜“點菜”。

在高層次人才培養上,學校推行“大師+團隊”模式,鼓勵學術大師帶領優秀教師,成立創新團隊,開展前沿性、創新性的學術研究。目前,全校30多位院士級老師帶領各自的團隊,培養鍛鍊了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其中一部分人才已成為國家“863”、“973”項目的首席科學家。而根據美國科技情報所公佈的指標,我校有7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其中化學學科名列世界前100位以內。

一流的大學必須産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也必須為社會提供一流的服務。近年來,我校實施“頂天立地”戰略,緊密結合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以國家目標為導向,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大力發展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學科。南京大學成立的江蘇發展研究院,不定期舉辦江蘇發展高層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26期。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學校還與南京市合作建設南京大學─鼓樓科技園,與蘇州、揚州等13個市建設政産研合作平臺,探索形成學校與地方政府共同發展的新型政産學研合作模式。

記者:今年10月31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造訪南京大學,並被授予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國內一流大學要想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在國際化辦學之路上似乎必須有新突破。

洪銀興:南京大學是目前中國國際合作交流最活躍的高校之一,已經和境外26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與此同時,作為中國第一個赴海外創辦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南京大學已成為赴境外辦學、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先行者。目前,新加坡工商管理碩士、海外中國語言文學碩士、馬來西亞中國哲學碩士、東南亞英語翻譯碩士等項目都已順利實施,並取得豐碩成果。今年七月,南京大學組織由學術帶頭人、學生民樂團和傑出校友組成的近百人的訪問團出訪歐洲,在德國哥廷根大學、英國康橋大學和南安普頓大學成功舉辦“歐洲南京大學周”,成為第一個走進歐洲開展學校形象推廣活動的中國名校。

記者:社會上一方面呼籲大學“走出象牙塔”,一方面又對大學校園的實用主義、過度功利化深惡痛絕,説“失去了最後一片凈土”。在南京大學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如何避免急功近利的傾向,在國家、民族中有自己的擔當?

洪銀興:市場經濟是把雙刃劍,在有效配置資源、激發人們銳意進取、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良社會現象:學生讀書求學似乎僅僅是為了謀求一個條件好、待遇高、收入高的職位,教師則往往忙於跑課題、抓項目、拿經費。

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是建不了世界一流大學的。德國哲學家費希特説過,學者的職責就是永遠樹立提高整個人類道德風尚這個最終目標,當他在社會上做一切事情時都要首先想到這個目標。當前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信仰的重建、心靈的凈化、公平的訴求,迫切需要一流大學的引領。而這一點對南京大學來説本身就是一個傳統。

早在1906年,“清道人”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就為南京大學定下了“嚼得草根,做得大事”的校訓。質樸簡約的語句,蘊含著深刻的意味。穿越悠長的歲月,一代代南大人俯下首就有了“嚼得草根”的深沉襟懷;抬起頭更擁有“做得大事”的大氣抱負。1978年,在中國面臨又一次重大轉折之時,我校一位教師為主要作者,以特約評論員的身份在《光明日報》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推動新時期思想解放運動、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中起了重要作用。新的時代條件下,“嚼得草根,做得大事”的大學精神得到更有力的彰顯。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才會有匡亞明老校長主持編撰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200部,窮20年之功,出版面世,才會有閔乃本院士領先的創新團隊“19年磨一劍”,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陸金玉)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印象·香港基礎教育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